区块链与数字资产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游鱼与水,如果水干了,鱼就成了涸泽之鱼;如果鱼死了,水也就成了一滩死水。 很显然,区块链就是那滩水。 虽然鱼离水不能活,但水能养的却不止是鱼。
区块链是将万事万物陈列到机器世界的『货架』上,其实是面向AI统一标识,确保未来可以互操作。就像电商通过二维码登记货品,其实是面向人类统一标识,确保物流过程中可以互操作一样。将人类,将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数据,一切商业流程,面向AI,面向未来的世界全面改造,通过区块链/Token,统一标记,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真正的区块链媒体,不是报道区块链的媒体,而是运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去中心化、不可更改、共同维护和智能合约的技术特征,能发放 token 的全新分布式媒体。以区块链技术和应用为基础,用区块链的思维和方式经营媒体,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一种全新的媒体生态。
使用最多的关键词是激励、创新,分别提到了8次和6次。他说,一个电影不是由股权来激励的,也不是通过债券,这是通过一种形式,那么通过区块链的话,我们可以让创业者进行更系统化地探索,更行之有效地发现行业的激励机制。
随着区块链的发展,治理结构将成为衡量公链的核心要素。EOS在治理结构上迈进了一大步,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亟需进一步完善。EOS是区块链市值第五大项目,ICO融资高达40亿美元,而一年前创造ICO记录的IPFS也不过才融了2.5亿美元。但EOS到底属于谁的呢?
对数字交易所最贴切的比喻应该是“咽喉”——呼吸、进食、发声,几乎体系内所有的环节都必须从这里经过。交易所由此成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生态中最大的中心,并作为一个离区块链技术最远的产业,在数字资产市场里发育的异常丰满。
金融市场是一个关于“预期”的游戏,也是一场关于贪婪和恐惧的博弈,不慌乱不盲从,守住卖方市场,取得范德比尔特式的胜利亦非完全不可能。
评价一个公链的行业价值,看的是它长出了哪些杀手级应用,而不是看又在GitHub上提交了多少行代码。评价一个交易所的行业价值,看的是它利用资本力量成就了哪些高价值项目,而不是看又通过发明新模式做了哪些生态扩展。
信息技术的明显特征之一就是,每隔几十年,这个体系下最有价值的事物就会被商品化。例如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芯片,在商业化之后大幅减少了电脑的成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源操作系统开始挑战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老大的地位。现在则轮到了数据。
而这一轮下跌,币值很可能会跌到远低于挖矿成本。直到把这些几乎零成本持有的币都洗出去,大家的持币成本再次回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并且再次形成基础共识之后,币值才可能走上向上爬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