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界观察 • 分析短评
  2. 商业观察 • 首脑思维
  3. 人工智能产业要闻库
  • 张钹: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安全、不可靠、不可信
    张钹: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安全、不可靠、不可信 季倩 ☉ 文       09-17 22:16

    拿计算机来讲,完全不跟应用结合,它生产出来的计算机什么地方都没有用,但是有了ChatGPT之后就告诉大家,人工智能有可能建立一个跟领域无关的模型。只有算法和模型摆脱了领域的限制,将来生产出来硬件和软件才会是通用,或者一定范围里头通用,你才有一个很大的市场。

  •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还有哪些创业机遇?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还有哪些创业机遇? 潘卡基·马斯卡拉 ☉ 文       09-03 15:08

    1.人工智能支持的商业模式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与你的价值主张竞争。2.无论所处行业的性质如何,你都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增强你的价值主张或提高运营效率。

  • 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Yann LeCun:大语言模型带不来AGI
    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Yann LeCun:大语言模型带不来AGI 凌梓郡 ☉ 文       06-10 15:47

    我们有流利的系统,可以通过法律考试或医学考试,但我们没有可以清理餐桌并填满洗碗机的家庭机器人,对吧?这是任何孩子都可以在几分钟内学会的事情。但我们仍然没有机器可以接近这样做。我们显然在当前拥有的AI系统中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东西。

  • 最近的一些AI大模型心得:AI的意义类似文字出现
    最近的一些AI大模型心得:AI的意义类似文字出现 周永德 ☉ 文       06-04 13:59

    遗憾的是,文字语言帮人们“开窍”或帮助各种新事物出现,并不意味世界的本质或人性也进行了迭代升华。

  • 杨学成:提训经济(一)(二) | 提示和训练
    杨学成:提训经济(一)(二) | 提示和训练 杨学成 ☉ 文       06-03 11:01

    我要说的是,就像电力的使用离不开变压器和开关甚至遥控器这些电力控制系统,智能在商业场景上的落地,一定离不开“提训系统”,即提问和训练AI的能力。但语言并非唯一的提训方式,肢体动作也是,信号标识也是,甚至一切在动的东西都会是提训入口。

  • 我们的工作机会,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吗?
    我们的工作机会,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吗? 佚名 ☉ 文       05-20 17:53

    关于科技观有一句值得玩味的话是: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任何在我15到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 人工智能大模型要按暂停键吗
    人工智能大模型要按暂停键吗 佘惠敏 ☉ 文       05-14 11:38

    从复杂性来看,大模型的健康发展本身就有赖于技术进步,需要以人工智能来监督、限制人工智能。

  • AI是科学家为了游戏捣鼓出来的:市场需求才是高科技第一推动力
    AI是科学家为了游戏捣鼓出来的:市场需求才是高科技第一推动力 刘远举 ☉ 文       04-23 21:11

    2001年,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支付了2000万美元,在国际空间站停留了8天,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自掏腰包的私人游客。

  • 王小川谈大模型:中英文结合训练 就像混血儿学语言更自然
    王小川谈大模型:中英文结合训练 就像混血儿学语言更自然 甲小姐 刘杨楠 ☉ 文       04-20 11:39

    王小川:我们常说“上帝”有两种,一种“上帝”无所不能、什么都管;一种“上帝”在创造一个世界后,这个世界就自行运转了。人也是这种状态——一方面创造一个生命,像“上帝”般的位置,但创造出来后就放手让它自己运行了。

  • 加州理工人工智能专家:AI永远是人类的附属品
    加州理工人工智能专家:AI永远是人类的附属品 霍思伊 ☉ 文       04-17 16:43

    阿布-穆斯塔法:“预训练+微调”是一种分而治之的巧妙方式,一次训练AI专注于一个问题并完善它,例如,要求它造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即使表达出来的是胡说八道),然后为这个预训练的系统提供更具体的引导性信息。

  • 这篇文章,AI写了一半
    这篇文章,AI写了一半 李强 ☉ 文       04-09 13:27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在我请ChatGPT写的另一个关于“阳山村”的故事中能够找到。这个新故事是这样讲的:阳山村老村长林义发现了这一切,他的心情异常沉重,因为他深知这种趋势所带来的后果。于是,他开始了一场漫长而孤独的反抗,试图让村民重新回归耕种土地的本质。

  • 受ChatGPT冲击越大的行业是越有前途的行业
    受ChatGPT冲击越大的行业是越有前途的行业 王建硕 ☉ 文       04-05 17:23

    当一个行业的成本下降到了原来的1/10,按照供需关系,需求一定会大幅增长,甚至增长的总量会超过10倍。

+查看更多
  • 百岁基辛格:智能革命或终结启蒙运动 多人 ☉ 文       06-04 12:48

    人们有两种认识世界的传统方式:信仰和理性;如今又添上了第三种——人工智能。互联网让用户淹没在数以千计,甚至数以百万计的其他用户的意见中,剥夺了他们持续思考所需的独处感。

  • 盖茨撰文:长期思考AI如何减少医疗教育气候变化等带给人类的不公 2016年开始接触OpenAI 哈希智能 ☉ 文       03-23 11:28

    我们就问了它一个非科学问题:“你对一个有生病孩子的父亲说什么?” 它写了一个深思熟虑的答案,可能比房间里我们大多数人给出的要好。整个体验令人惊叹。我知道我刚刚看到了自图形用户界面以来最重要的技术进步。很快,前 AI 时代就会像使用计算机意味着在 C:> 提示符下键入而不是点击屏幕的日子一样遥远。

  • 对话周鸿祎:ChatGPT有四种进化可能 赵东山 ☉ 文       02-23 09:30

    仅仅维基百科里蕴含的知识不足以实现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ChatGPT用的模型叫做Transfomer模型,这个模型模拟了人类对知识的存储、处理、理解,还有推理,我个人觉得,它基本实现了人工智能的一种,不仅是通用人工智能,而且是成为强人工智能的基础。

  • 盖茨说ChatGPT不会威胁人类工作:教师不会减少,医生也不会 杨阳 ☉ 文       02-12 11:36

    想想医生在文书工作上花费时间,未来我们应该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这样理解,从前的人工智能非常擅长语音识别和视觉识别,但它们基本无法理解文本内容。”盖茨解释道。

  • 吴恩达:AI在2022年创造了这些奇迹 核子可乐 ☉ 文       12-29 12:02

    过去一年来,Vision Transformer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拓展。ViT已经能够生成真假难辨的连续视频帧,从2D图像序列到生成3D场景,并检测点云中的对象。如果没有这些成果,近期大火的Diffusion模型恐怕也无法达成如此惊艳的文本到图像生成进步。

  • 你需要知道的硅谷顶级投资人总结出来的人工智能9大趋势 Mario Gabriele ☉ 文       11-07 09:23

    大型语言模型(LLMs)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强大的工具之一。我们仍然在集体测试这些模型的指令界限。巧妙的提示工程已迅速成为书呆子们的运动。(“让我们一步一步地思考”的提示几乎滑稽地增强了模型推理能力)。

  • 贝索斯回应外界批评:开发太空是为保护地球,而非放弃家园 佚名 ☉ 文       10-19 10:56

    长期目标,是要把所有的污染产业搬离地球,这个目标需要很久的时间......贝索斯的回答,是投资太空事业最终可以保护地球,“我们去太空,并不是要放弃地球,而是要保护地球。”

  • 汽车、能源、富翁和机器人 五辐轮毂 ☉ 文       06-14 13:00

    随着特斯拉对真实世界人工智能的不断探索,在特斯拉工厂训练之后的Tesla Bot将会具备初步的搬运及组装的功能。这无疑可以在建设火星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我们不可能指望被运送到火星上数量有限的人类来做那些无聊、危险及重复性的工作。

  • 马云2020重庆智博会演讲:9分钟谈数字化16次 多人 ☉ 文       05-14 08:11

    过去的制造业的技术投入是在设备上的投入,流水线上的投入;现在是在数字化流程的改造、数字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是在产品的数字化改造上进行投入。

  • 马斯克最新定义Optimus人形机器人:通用的工人机器人 好困 拉燕 ☉ 文       03-28 22:19

    马斯克不止一次表示,「擎天柱」负责的是那些重复、枯燥或危险的工作,至少最开始是这样。在这次的采访中,马斯克直接称之为通用的「工人」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擎天柱」可以帮忙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等。在工厂中,则可以从事搬运零件或其他类似的体力劳动。

  • 丁磊2022两会提案:建议加快钠离子电池等新电池研发 探索VRAR与急救科普结合 周小白 ☉ 文       03-05 22:03

    发挥我国钠资源优势,布局钠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研发,解决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等问题......在《关于推动急救知识纳入素质教育培养 提升全民医疗素养的提案》中,丁磊认为全民急救教育,要从校园抓起。他建议,将急救知识纳入素质教育教学与培养范畴,充分探索 VR、AR等数字技术与校园急救科普的结合,将“边看边学

  • Yoshua Bengio 、吴恩达等AI大牛预见2022年人工智能趋势 佚名 ☉ 文       01-12 12:38

    多模态是指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比如文字、影像、音讯、影片等。在过去,AI模型几乎只能处理单一模态任务,比如只限于文字或视觉。但2021年出现不少多模态AI成果,比如OpenAI发表的CLIP和DALL·E模型,能同时处理文字和影像,靠输入文字就能产生图片;DeepMind的Perceiver IO对文本、图像、视频及点云进行分类;斯坦福

  • 2022年十大AI预测:气候AI独角兽涌现、巨头将布局合成数据 Rob Toews ☉ 文       12-26 12:38

    在强化学习中,人工智能不是根据真实世界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它没有被赋予“解答问题的钥匙”,也没有像监督学习那样被告诉要注意什么。相反地,它被允许以开放的方式探索环境,并在需要被优化的特定目标的指引下了解环境。

  • 黄仁勋要造第二颗地球了! 鱼三隹 ☉ 文       11-14 12:12

    先前在谈元宇宙问题时,黄仁勋对曾对Omniverse提出过一些预想:未来会有很多的设计者、创造者,在虚拟现实、Metaverse中设计数字事物;然后才在现实世界中去完成设计,包括汽车、包、鞋子等等产品。他相信这会是个更大的市场、更大的领域,Metaverse里的世界也许会比现实世界大上百倍。

  • Shaan Puri的“元宇宙”理论 Shaan Puri 罗永浩 ☉ 文       11-05 19:29

    如果大家都总是泡在线上一起玩儿,那你的炫富和显摆也得数字化。如果再这么玩上十到二十年,我们就会进入元宇宙,当数字生活比物理生活变得更重要的那个时刻......它指的是未来人工智能变得比人类更聪明的那个时刻。元宇宙也是这样的一个时刻,一个我们的数字生活变得比我们的物理生活更有价值的时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哈希力量 ☉ 人机智能科普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