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带来的,是交互技术的全面进化。对于语音、手势甚至表情的清晰理解,可以改变以往驾驶者无暇顾及车载交互问题。同时AI技术的普及使算法应用和计算芯片的成本不断下降,让更多设备都可以智能化......换句话说,车联网、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等概念都能应用上这些技术。
早在2013年,华为便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推出了车载模块ME909T,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深入布局。其研发的车载通讯、图像处理芯片、模块,在业内多有应用。随后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各种合作,也是围绕车载通讯展开。
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早在1986年就出现了。当时一位名叫Ernst Dickmanns的德国航空工程师给奔驰汽车装上摄像头、传感器、计算机,在自己工作的慕尼黑大学测试。到了1990年代初期,奔驰向Ernst Dickmanns的研究提供资金,希望能把他开发的技术用在乘用车上。1994年,Ernst Dickmanns在法国公路上测试两辆无人驾驶
尽管人工智能目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件事是人类应该清楚的认识,那就是人工智能天生不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恐惧感。由恐惧驱动的生理反应帮助人类做出关键决定,保持警觉,尤其是在开车这样的情况下。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微软的研究人员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技能借鉴了这一理念,努力研发学习更快,出错更少的“具
目前,车企集中发力L2、L3的量产,宝马、奔驰、沃尔沃、日产、大众等车企已拥有L2级量产车型,特斯拉具有L2.5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准,奥迪L3级别的A8实现量产。国内自主车企也在加速。
它将在2020年Q2正式对公众交付。小鹏汽车P7可实现停车、洗车、充电、远程诊断、保险、违章、缴费支付等一切与用车出行相关的服务互联。同时,小鹏汽车P7可实现与智能家居的互联,比如在归家途中即可通过车载系统控制家中空调、灯光、扫地机器人、电热水器等智能家电,在家中也可通过智能语音盒子了解车辆电量
黄仁勋就曾在CES期间表示,由于难以在所有地方保证完美的覆盖,混合的方式依然为必须。余凯也认为,尽管5G来临,但考虑到自动驾驶会面临突发状况,大量实时计算还是会在终端进行;不过,边缘计算与云端计算并非彼此排斥的关系,“它们会是配合关系,未来都有巨大的空间。”
如果没有司机的人力成本,乘坐出租车就会变得足够便宜,足以与传统的购买私家车的方式竞争。这促使消费者成群结队地放弃拥有汽车,道路安全最终飙升。至少这就是我的想法。然而,现实情况却大相径庭。
刚我们说Waymo的模式像谷歌之于安卓手机的做法,那么特斯拉的思路就越来越像苹果,做全封闭的系统,自己投入自己做,所以它很有可能在自己的系统中形成非常强大的领先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形容特斯拉是自动驾驶领域的苹果,我觉得很恰当。另外一个是传统厂家开始发力。
和手机一样,车里也可以唱卡拉 OK 了。对比手机而言,汽车内部有一套完整的音响系统,加上汽车中控大屏的存在,下载一个唱歌的 App,外接一个专门的麦克风就能解决问题,和逐渐火热的 Mini KTV 唱歌的体验类似。
贝塞特说,“足够安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多的讨论,但他从事的Draper项目对此进行了很多的思考。自动驾驶汽车的主要安全问题是感知。他把感知问题分成两个部分:传感器本身和软件。你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算法,但是如果汽车内置传感器的图像质量很差,那就没有意义了。
北京市至目前共开放了44条测试道路,总长123公里,覆盖京冀地区(包括城市、乡村、高速)85%交通场景,同时避开了住宅区、办公区、医院、学校等人流量、车流量集中的区域。上海、福州、重庆、长沙、长春、杭州、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也都先后开放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