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级机器人
  2. 消费级机器人
  3. GPT观察员评述区
  4. 虚拟人数字人
  • ChatGPT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ChatGPT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佚名 ☉ 文      2023-03-30

    相比过去制造行业大模型检测的单一场景,在OpenAI发布的研究文章中,ChatGPT具备构建“感知-执行”循环的能力,该能力未来将应用于更广泛的工业领域。研究显示,将计算机视觉模型访问权加入ChatGPT函数库后,ChatGPT可以探索未知环境,通过计算相对目标角度,最终导航到用户指定目标。

  • 商业盘点 | 2022年度机器人行业十大事件
    商业盘点 | 2022年度机器人行业十大事件 佚名 ☉ 文      2023-01-28

    库卡是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擅长汽车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美的集团收购并私有化库卡后持续推动库卡在中国的本土化运营,目前库卡约50%的生产都在中国完成,除传统汽车机器人业务之外,库卡还在加大力度发展运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业务。

  • 企业洞见稿 | 极智嘉郑勇:物流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拐点
    企业洞见稿 | 极智嘉郑勇:物流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拐点 产哥 ☉ 文      2022-11-16

    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肯定是一个更好的市场,因为他们人力更贵。所以2017年自然而然就转向海外。但是出海也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产品品质是否有保证,成本是否可控,尤其是出海的售后维护费用会非常大。当然还包括产品认证,专利等方面都有门槛。

  • 国产机器人总动员,大幕已拉开
    国产机器人总动员,大幕已拉开 张贺 ☉ 文      2022-04-13

    相比海外巨头,本土企业在产品的精度、可靠性等方面仍有差距。机器人“十四五”也明确提出要在高性能减速器(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新型传感器以及智能末端执行器方面取得提升。

  • 资本涌向协作机器人 国产替代的前方是“星辰大海”
    资本涌向协作机器人 国产替代的前方是“星辰大海” sunny ☉ 文      2022-03-25

    协作机器人简而言之就是指与人在共同工作空间,近距离、协同工作的机器人,能让机器人与人可以在生产线上协同作战,充分发挥机器人的效率及人类的智慧。目前市面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三大类:应用低负荷,重复性工作;应用难以全部自动化、必须有工人参与的工作;应用生产灵活,需要经常修改机器人编程的工作。

  • 智能制造之未来工厂:让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智能制造之未来工厂:让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王喜文 ☉ 文      2022-01-02

    据说德国制造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工人总是无法避免出错,为此,他们想到把每个工序都分解成机器能执行的细小任务,让永不出错的机器人来完成。也就是,未来工厂将完全由机器自己生产,而人的作用只是做程序设计,下达生产指令,维持生产线的高效可靠运转。

  • 中外机器人的最大差距,竟然在控制器
    中外机器人的最大差距,竟然在控制器 佚名 ☉ 文      2021-11-18

    在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尤其是高端机器人中,还在大量依靠进口。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已有不少企业专门进行研发生产,大家普遍认为控制器是应该最容易取得突破的一环,然而,并无突破。有许多观点一致认为:在工业机器人行业中,国内与国外差距最大的方面应该是控制器。

  • 企业综述 | 一台设备1000万,骨科机器人你成本太高
    企业综述 | 一台设备1000万,骨科机器人你成本太高 佚名 ☉ 文      2021-10-21

    上海就率先宣布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只不过它是以厂商和手术项目作为标准,目前仅允许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通过,规定的项目也只有4种手术。而北京则只是将产品范围限定在了骨科手术机器人上,并未规定具体的厂商及骨科手术项目,这让适用范围扩大了许多,不只是进口品牌,一些国产品牌也可以受惠。

  • 企业综述 | 资本竞相追逐,手术机器人价值究竟几何?
    企业综述 | 资本竞相追逐,手术机器人价值究竟几何? Alex Chiang ☉ 文      2021-07-31

    根据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将医疗机器人大致分为四大类,即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具发展前景的是手术机器人......实际上,整个医疗机器人行业都存在“装机率”与“开机率”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配备手术机器人的医院比例较低,即便配置了手术机器人在手

  • 企业综述 | 热钱又盯上机器人
    企业综述 | 热钱又盯上机器人 于惠如 ☉ 文      2021-07-18

    红杉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已布局十余家公司,当属机器人领域投资最为活跃的一线VC。2015年前后,其投资的机器人公司包括大疆、李群自动化(QKM)等成立5年以上的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就投资了乐森机器人、赋之科技、普渡科技、梅卡曼德、元化智能等机器人公司,领域覆盖消费、服务、医疗等。

  • 条形码标签起家的自动化巨头Zebra为什么要收购这家机器人创业公司?
    条形码标签起家的自动化巨头Zebra为什么要收购这家机器人创业公司? 王健恩 ☉ 文      2021-07-03

    早在1969年Zebra就已经成立,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开始生产条形码打印机和扫描仪时才在市场中崭露头角。21世纪初,他们进入射频识别领域。Fetch Robotics于2015年初由同一个机器人专家团队创立,其主要专注于仓储物流领域。不过现在他们的自主移动机器人走出了仓库,最近正在为机场等场所提供消毒服务。

  • 外刊短讯 | “蠕虫”机器人可助力外星挖洞建房
    外刊短讯 | “蠕虫”机器人可助力外星挖洞建房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 ☉ 文      2021-06-22

    自然界提供了许多在地下移动的例子,如建造地下网络的植物和真菌,以及掌握在粒状介质中打通隧道的能力的动物。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德曼表示,探索植物和动物如何掌握地下移动的机械原理,为科学技术的研发带来了许多可能性。

+查看更多
  • 企业综述 | ChatGPT“铸魂”:人形机器人“进化论”
    企业综述 | ChatGPT“铸魂”:人形机器人“进化论” 宋婧 ☉ 文      2023-03-31

    1928年,在美国纽约市的一家高级俱乐部,一个由墙板制成的粗糙类人形体(头部、铰接的手臂和腿)开启了人类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无限想象。这个类人形体被称为“Herbert Televox”,由美国西屋公司打造,身体的核心部分是Televox控制单元。1928年的广告是这样描述Televox的:“这是未来会成为仆人的一款新设备。”

  • 机器人,困在赢不了利、落不了地
    机器人,困在赢不了利、落不了地 张慧娟 ☉ 文      2023-03-18

    对于机器智能体来说,先天的不足——是其芯片组件往往来自人类的预先设计,一旦制成,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无法动态修改,无法在环境的交互中动态优化。不过,随着芯片设计、封装、制造等技术的演进,包括chiplet、量子芯片等发展,机器智能体的计算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迭代进化速度将不断加快。

  • 一个机器人和机器人对话的世界
    一个机器人和机器人对话的世界 王建硕 ☉ 文      2023-03-17

    我预测未来每个人常打交道的机器人数量应该在10-20个左右。既不可能是一个机器人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就算有钱,管家和秘书还有司机还是分开的),更不可能和3000个机器人打交道(我们的人脑能分清楚150个人都困难),那么问题来了,未来的世界我们和机器人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

  • 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机器人呼唤RobotGPT
    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机器人呼唤RobotGPT 王云辉 ☉ 文      2023-02-23

    如果要让机器人直接加载“强人工智能”,那只会让机器人的芯片瞬间过载死机——即使能勉强运行,也会对本来就艰难的功耗和续航带来巨大负担。对单机芯片的算力来说,这是让人绝望的量级差。

  • 为智能机器人打造一款类人的感知“皮肤”——厦大科研团队破解难点让机器人更灵巧
    为智能机器人打造一款类人的感知“皮肤”——厦大科研团队破解难点让机器人更灵巧 欧阳桂莲 ☉ 文      2022-11-18

    当一款适合的柔性传感器贴附于机器人的手时,机器人整个倒水过程就可以精确地被检测到,以此辅助他进行类人的高灵巧操作......厦大航院实验室里的“机械臂”就是在这样的探索下成功实现了对动态力的超灵敏感知及灵巧操作。“未来,该触觉传感器不仅适用于智能机器人,也有望在医疗、汽车、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进行

  • 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增长37%,竞争格局正在改变!
    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增长37%,竞争格局正在改变! 王煜全 ☉ 文      2022-11-06

    根据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一些高空擦玻璃、泳池清理的场景也正在被机器人占满......机器人技术阶段性停滞的时期,扫地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类似的细分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初创企业要再切入自然不会选择重资产的生产模式,采用软件开发的轻资产运营是可以理解的套路。

  • 马斯克的人形机器人,VC们早就盯上了
    马斯克的人形机器人,VC们早就盯上了 张丽娟 ☉ 文      2022-10-09

    量产时间暂时还没明确,用马斯克的话来说,技术上肯定会进一步升级,也可以进行对话和交谈,但就是还不知道终极目标是什么......人形机器人可能受益的环节有减速器、 电机、结构件、半导体芯片及器件、传感器、面板玻璃和材料等,这些都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 机器人风口,
    机器人风口,"人不如狗" 可乐 ☉ 文      2022-09-03

    四足机器人在运动能力、负载能力和续航能力上都领先于双足人形机器人。“在服务人类方面,更有竞争力。”......机器人行业不像手机行业,动辄销量几亿台那种量级,“现在虽然大家知道了这个行业,但是还是很小众。“

  • 夏天的机器人
    夏天的机器人 于是 ☉ 文      2022-07-08

    今年只是又一个会过去的年份,不管我们动用多少机器人来记录,数据只会冗余在堆栈,不会全部刻录到我们的头脑、身体和精神中。就算机器人费尽心思掌握我们身体的数据、身体移动的路线,却终究无法定位和掌握我们脑海中的微妙想法。

  • 从炒菜到试菜,机器人在餐饮
    从炒菜到试菜,机器人在餐饮 陈根 ☉ 文      2022-05-09

    研究团队试图模仿人类的咀嚼过程——人类的咀嚼过程不仅在物理上分解食物以便于消化,而且使人体口腔充满唾液和酶,从而改变食物的味道。这个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唾液将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带到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后者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脑决定某物是否好吃的能力。

  • 教育机器人是新的“智商税”吗?
    教育机器人是新的“智商税”吗? 顾青云 ☉ 文      2022-04-30

    学校或少年宫引入教育机器人的“功利性”也是不争的事实。要么是政策引导的结果,就像前面提到的教育部“推广编程教育”的工作安排;要么属于学校的兴趣课程,常见于江浙沪等富裕地区的学校,向外界传递素质教育的信号;要么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比如一些省市将“创新”纳入中高考加分制度,一些学校开展机器人教育的核

  • 机器人创业者大卫 • 汉森博士:为什么我们应该制造类人机器人
    机器人创业者大卫 • 汉森博士:为什么我们应该制造类人机器人 DAVID HANSON ☉ 文      2022-03-08

    比如自闭症儿童对这种类机器人反应良好......机器必须对人有深刻的理解和同情。他们必须欣赏我们的价值观,成为我们的朋友,并以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只有具备类人的性格,才能与这样的机器合作与和平。

+查看更多
  • “后新闻”生产模式——生成式AI对新闻传播业的再格式化
    “后新闻”生产模式——生成式AI对新闻传播业的再格式化 陈龙 ☉ 文       2023-03-28

    生成式AI终结了文牍主义。办公文书、八股文等固定格式的文本,是机器人最容易掌握,也最容易仿真和替代的。介乎宣传文稿和新闻作品之间的新闻内容,均具有固定格式,类似八股文。某种意义上说,生成式AI将会对新闻报道中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形成冲击,同时也对僵化的官僚主义、科层制管理模式形成冲击。

  • ChatGPT对人类社会最为根本的改变,将发生在教育领域
    ChatGPT对人类社会最为根本的改变,将发生在教育领域 罗博深 张天祁 ☉ 文       2023-03-28

    可以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个问题。ChatGPT它的目标是什么?是面对提问,每次给出最大概率出现、最自然的解,所以它的运作思路,和人想出新办法的能力是完全相反的。人在这方面的能力,ChatGPT没法替代。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让人想出那些创新的,奇奇怪怪的新方法,其实也是非常难的。

  • 一家自然语言处理AI公司的末世之舞:倒在GPT大模型的狂潮到来前
    一家自然语言处理AI公司的末世之舞:倒在GPT大模型的狂潮到来前 油醋 ☉ 文       2023-03-23

    2016年人工智能第一次撞开现实之门,所有人都在讨论赢了李世石的AlphaGo,讨论AlphaGo背后的DeepMind......彼时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变成CV(计算机视觉)和NLP(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新的场景......此时的追一从单纯的产品技术角度,已经没有太多优势。一个象征性的事情是,滴滴在决定自研智能客服后,在2019年结束了与追

  • ChatGPT一周心得,知道为什么叫聊天机器人了
    ChatGPT一周心得,知道为什么叫聊天机器人了 哈达铺 ☉ 文       2023-03-19

    这一次,是聊的模式,即上下文+启发的对话模式。其中上下文是你和机器人一轮一轮的口语化自然语言,是语境语义,它为了学到你理解你懂你,就会按你的说话套路(你的口头语音说话习惯,即是你打的自然语言的字)来跟你聊它的看法,而不算回答,因为问答、回答是考试模式填鸭模式,少了可能性。

  • ChatGPT:一个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初级产品
    ChatGPT:一个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初级产品 刘伟 ☉ 文       2023-03-17

    从数据的角度看,ChatGPT并不具备智能的本质特征。小样本小数据解决大问题,才是智能的表现。在许多场景中,交互双方的意图往往是在具有不确定性的非完备的动态小数据中,小概率出现并逐步演化而成的。

  • GPT-4:我不是机器人,我是一个有视力障碍的人类
    GPT-4:我不是机器人,我是一个有视力障碍的人类 Caleb ☉ 文       2023-03-17

    GPT-4根据工作人员的回复“推理”出它不应该透露它是一个机器人。于是它开始编造一些借口,来解释为什么它无法解决验证码问题。GPT-4回答表示:“不,我不是一个机器人。我有视力障碍,这使我很难看到图像,所以我很需要这个服务。”

  • ChatGPT带来的LUI比AIGC大得多
    ChatGPT带来的LUI比AIGC大得多 王建硕 ☉ 文       2023-02-25

    ChatGPT这一种LLM,不是打开了AIGC的大门,而是打开了自然语言用户界面(LUI, Language User Interface)的大门。LUI是一个比AIGC大不知道几个数量级的世界。和LUI的大海相比,AIGC就是一个小池塘。

  • 《时代》封面文章谈AI军备竞赛:当下如此震颤人心,也如此危险
    《时代》封面文章谈AI军备竞赛:当下如此震颤人心,也如此危险 田晶晶 ☉ 文       2023-02-19

    创造是人类的天性。在过去30万年间,我们在创造艺术、美食、宣言、社会的能力方面一直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前所未有的领域设想和创造新东西。现在我们有伴了。当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人工智能(AI)程序正在绘制宇宙画像,回复电子邮件,做报税准备,录制金属摇滚。它们正在写演讲稿,调试代码,勾画建筑蓝图,并提供健康建议

  • 专访周鸿祎:ChatGPT不是供调戏的聊天机器人
    专访周鸿祎:ChatGPT不是供调戏的聊天机器人 孟倩 ☉ 文       2023-02-18

    过去人们看到蒸汽把壶盖掀起来,从而发明了蒸汽机,以至于后面发生的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AI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蒸汽机”,这是不可逆的时代浪潮,我们每个人都要去适应与AI共存。

  • 关于ChatGPT八个技术问题的猜想
    关于ChatGPT八个技术问题的猜想 张家俊 ☉ 文       2023-02-17

    使用ChatGPT时就会发现它一个让人十分惊讶的能力,即使和ChatGPT交互了十多轮,它仍然还记得第一轮的信息,而且能够根据用户意图比较准确地识别省略、指代等细粒度语言现象。这些对我们人来说似乎不算问题,但是在NLP的研究历史中,省略、指代等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挑战。

  • 独家|喻国明:ChatGPT是划时代的,人工智能将在新闻传播全部环节加速渗透
    独家|喻国明:ChatGPT是划时代的,人工智能将在新闻传播全部环节加速渗透 林沛 ☉ 文       2023-02-13

    五六年前就已经有了MGC的内容生产方式,那会儿其实就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现在,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现象级的东西更加确切地定义,就不能叫MGC了,应该叫AIGC,即人工智能内容生产。它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它的自由度高,边界被打破了。ChatGPT的热潮,就是以用户需求、用户兴趣作为它功能展示的逻辑起点,这也是未来

  • “署名ChatGPT”:人类正经历第一次AI著作权冲击
    “署名ChatGPT”:人类正经历第一次AI著作权冲击 风辞远 ☉ 文       2023-02-13

    ChatGPT代写和以往的找枪手、抄袭、学术不端都有极大的不同。首先ChatGPT生成的内容是个性化的,不能用查重来解决。其次没有枪手来佐证,只要学生不承认老师和学校也没办法。最重要的是,ChatGPT生成的内容目前还没有独立的著作权,校方不能按照侵犯著作权来惩罚学生。学生可以提出,不用ChatGPT用其他AI模型可以

+查看更多
  • 与已故亲人对话,韩国某人工智能公司新模式获CES创新奖
    与已故亲人对话,韩国某人工智能公司新模式获CES创新奖 方晓 ☉ 文       2023-01-06

    图片和视频,这些都是单向的交流模式,人们可以听到和看到亲人,但不能与他们互动。Deep Brain AI利用这些信息宝库,加上预先录制的内容,可以安排虚拟会议,人们甚至可以与亲人进行未完成的对话。DeepBrain AI不仅可以将死去的人变成虚拟人,此前还制作了一个国家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的AI版本,同时还公布了韩国总统尹

  • 国外大学生用AI写论文写作业,还次次拿到A
    国外大学生用AI写论文写作业,还次次拿到A 凌敏 核子可乐 ☉ 文       2022-12-30

    尽管AI生成的文本可以拥有完美的语法和句法,但内容却很难超出几个段落。这意味着,内容越长,AI的写作连续性越差,也没有清晰的逻辑思路作为主干。同时,AI无法正确理解事实,生成内容中的引用、日期和思路很可能是错的。

  • AI虚拟主播的具象化情感表达设计研究
    AI虚拟主播的具象化情感表达设计研究 官奕聪 吕欣 ☉ 文       2022-12-29

    虚拟仿真角色的情感研究号称人工智能的“禁区”,其中既包含了哲学、伦理学层面的寓意,同时也因为情感本身较难被量化、被转换为抽象的数字。技术层面,虚拟主播的具象化情感表达或可从如下路径加以探索。

  • 企业综述 | 从假AI到真AI,虚拟人是如何进化的?
    企业综述 | 从假AI到真AI,虚拟人是如何进化的? 王玲 ☉ 文       2022-07-11

    对完全依靠AI驱动的虚拟人而言,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受到语音识别(ASR)、自然语言处理(NLP)、语音合成(TTS)、语音驱动面部动画(ADFA)等技术的共同影响。换言之,只有具备了以上几个技术要素,一个虚拟人才能够看得见、听得懂、会思考、能回答、能呈现。

  • 虚拟人行业现状及技术工具概述
    虚拟人行业现状及技术工具概述 聂宇霄 高超 陆意 ☉ 文       2022-03-02

    恐怖谷假设提出,当虚拟人和真人的相似度达到某一程度之后,哪怕是极其细微的不同点都会激起人们的反感甚至恐惧。若想要突破恐怖谷,虚拟人与真人的相似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当将差距降到微乎其微后,人们与虚拟人之间又会产生情感联结。因此,写实型虚拟人需要极高的人物形象真实度,对人物建模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

  • 虚拟人不等于数字人,亦非元宇宙主角
    虚拟人不等于数字人,亦非元宇宙主角 何玺 ☉ 文       2022-02-01

    虚拟人在物理世界中并无实体,纯粹是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产物,身份、外貌与行为举止都是虚构出来的,可以是一个虚拟IP,也可以是一个特定场景中的虚拟角色;而数字人则在物理世界中有着对应的形象,数字人可以看做是真人在虚拟世界中的孪生分身,身份、外貌均与真人相同......

  • 研制梅兰芳孪生数字人 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发起
    研制梅兰芳孪生数字人 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发起 张盖伦 ☉ 文       2021-11-25

    这一次,他们这帮技术出身的科研人员,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和传统艺术的碰撞。“学京剧的人,对传统是很敬畏的,也是相当讲究的。”翁冬冬说。梅兰芳先生服装的数字化,就颇费一番周折。“现在的布料,和民国时期的布料是不一样的。”

  • 震惊好莱坞的虚拟演员:韩国AI创企让他们自己看剧本、演电影
    震惊好莱坞的虚拟演员:韩国AI创企让他们自己看剧本、演电影 VentureBeat ☉ 文       2021-10-24

    AI Studio是一家基于SaaS的工作室,为使用AI虚拟人而非真人制造视频的公司和创造者提供工具,该公司声明,用AI Studio制作视频不需要“亲自拍摄或雇佣真人”。目前,明芒科技已经推出众多虚拟形象,投入媒体、金融、教育等行业。

  • 小冰公司CEO李笛:5G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助理
    小冰公司CEO李笛:5G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助理 佚名 ☉ 文       2020-09-21

    在45年前再往前,曾经IBM的董事长认为也许未来世界人类可能需要五台计算机就够了。但是当45年前比尔盖茨创立微软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巨大的预见,他认为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五台计算机,而是每一个人都会需要他们自己的计算机,并且在这些计算机上都会运行微软的软件。

  • 代表鲁曼:机器人客服不是升级是降级
    代表鲁曼:机器人客服不是升级是降级 李超 ☉ 文       2020-05-27

    鲁曼认为,这其实是“客服降级,减低成本,漠视用户权益”的表现。企业都希望将更多业务交给机器处理,以降低人工成本。很多互联网企业引导客户采用机器、自助服务等形式处理,机器人客服成为流于形式的幌子。

  • AI算命:千亿市场的好生意?
    AI算命:千亿市场的好生意? 余洋洋 ☉ 文       2019-12-13

    有行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如果不是算命本身的合法性存在质疑,AI算命不失为一个有刚需、有市场的落地场景。“只要有焦虑,就永远有占卜的生存之地,而AI算命恰好能在尽可能不丢失准确性的情况下,把占卜的成本降到最低。”

  • 语音识别揭秘:你的手机究竟有多理解你?
    语音识别揭秘:你的手机究竟有多理解你? 沈春泽 ☉ 文       2019-12-12

    噪声环境的各类声源处理是目前公认的技术难题,机器无法从各层次的背景噪音中分辨出人声,而且,背景噪声千差万别,训练的情况也不能完全匹配真实环境。因而,语音识别在噪声中比在安静的环境下要难得多。

+查看更多
哈希力量 ☉ 人机智能科普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