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4G网络相比,基于云小站的灵巧5G专网在容量、时延等方面性能显著提升了至少一个数量级。”“未来,灵巧5G专网与低轨宽带卫星深度融合,可以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有望服务我国极地科考、海洋开发以及地震、森林火灾等应急机动场景。”
论文编写者呼吁通信行业建设者进一步开放网络标准化接口,给予人工智能对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管理运维系统、业务支撑系统等全面赋能、注智的机会,将5G与人工智能作为技术“组合”,进一步释放潜力。
在通信物理层通过无线传输与AI深度学习相结合是6G的未来趋势。当前全球专利申请总量为566项,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最多,占比达到75%,并且近五年来中国专利申请量持续保持增长,年申请量一直保持在全球第一。中国申请人仍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其中东南大学、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排列前三位。
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产业板块中,其中5G排在第一位,这是因为5G每投入1个单位将带动6个单位的经济产出,这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包括智能化转型的关键。
「与技术限制相关,业务服务商的服务器存在技术瓶颈。另外比较尴尬的是,如果4G一直扩容,业务体验也比较好,用户就没有动力升级到5G了。」前述华为欧洲地区员工说。运营商没有太大动力和精力,对现有4G网络扩容、升级。
还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电信公司仍在努力掌握管理多频带网络的方法,以找到覆盖范围和速度的理想组合。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向5G过渡的成本也很高。从长期来看,这项投资可能会获得数倍回报,但一些提供商和城市仍在使用4G基础设施,迟迟不愿投资新的5G基础设施。
5G的真正推动,我认为要靠各种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项目来带动。如果仅仅是个人消费,那么4G就足够用了。个人用户不会因为视频下载快了100倍,就觉得能怎么样。所以,我认为5G是为了两个时代准备的,物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物联网实际上把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联通了,这样,所有对虚拟世界的攻击,都可以蔓延到物理
早在2018年,芬兰就开始研究6G相关技术。2019年3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一致投票通过开放“太赫兹波”频谱的决定,以期其有朝一日被用于6G服务。此外,欧盟、俄罗斯等也正在开展相关工作。
要实现数据的实时互动,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1、处于信号覆盖区;2、在范围内的连接数量需在基站的容量内;3、基站需合理分配上传及下传数据;4、基站间信号切换速度需无缝交接......但在自动驾驶所需的第三方数据传输中却有极大的用途,如实时地图更新、车辆固件升级等。
中国电信随后澄清,表示现有4G用户无须换卡,只需更换成5G手机就能使用5G业务,而其5G SA安全增强SIM卡主要面向更高安全增强需求的行业应用场景,比如智能制造、车联网、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
传统的WiFi网络允许每个AP(访问接入点)进行250台设备的连接,而4G网络的连接数密度只有大约2000-10000 台设备 / 平方公里。有了5G,这个数字会上升到数百万。换句话说:5G网络上的设备连接数量将变得无限。Cruz认为,5G有趣的地方在于,它让复杂的边缘计算场景变得更加可行:“今天,大量的工作负载被放在一个中央云上
目前用户想要体验5G网络需要满足三大条件:5G手机、升级至5G套餐的手机卡、以及5G基建下的网络覆盖,缺一不可。因此从数学排列组合的角度,目前可能出现的假5G用户包含以下三大种可能:有卡没手机、有手机没卡、以及有手机有卡但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