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余斌4月16日在出席由中国经济时报社、国研经济研究院、百度在京联合举行的“中国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结题会暨报告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我国具备加快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优势非常明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余斌4月16日在出席由中国经济时报社、国研经济研究院、百度在京联合举行的“中国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结题会暨报告发布会上如此表示。中国经济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国研经济研究院董事长王辉主持发布会。
余斌说,我国加快发展智能交通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机动车保有量和汽车产销量都是全球第一位;与智能交通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我国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与智能交通产业相关的技术研发水平,我国也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发展智能交通产业有助于缓解或者解决传统交通领域里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保障交通安全、缓解城市拥堵、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余斌指出,智能交通的一系列重大技术改革和突破,对于中国从交通大国转向交通强国至关重要。
余斌表示,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下一步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做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要让智能交通产业真正走上一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弄清楚市场和政府各自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只有厘清了市场与政府的边界,这个产业才能得到快速成长和发展。
报告指出,我国发展智能交通可以借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造平台经济,用平台构建市场、扩大需求,用市场吸引技术、集聚要素,从而转化形成整个产业生态的国际竞争力。
报告建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应坚持车路协同、全国统筹,在技术体系、规模化建设与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力争实现全球领跑,将高度智能化的公路交通打造为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我们要用制度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尽快形成先发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企业研究所原所长马骏指出,现在智能交通的技术日新月异、产品层出不穷,企业创新远远跑在了制度的前面。大量的新产品、新模式出来了,下一步试验、试运营、商业化落地面临制度障碍,比如市场准入、产品标准、交通规则、软件升级、安全隐私等。我国要抓住换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要在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前列,在早期商用中完善新技术和新模式,率先达到规模经济,形成先发优势。同时,要根据车路云网图的产业生态发展全面协调推进制度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分析了百度推动构建智能交通产业生态的主要进展。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表示,智能交通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解决出行与运输的痛点为主攻方向,同时考虑未来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综合考虑技术实用性和商业化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以百度为代表的众多企业在自动驾驶等智能交通领域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应当鼓励先试先行。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副总经理、专家委主任,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说,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体系建设需要协调发展。在“双智”城市发展中,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重要驱动力,而智慧城市的实现也依赖于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宋紫峰认为,交通革命历史上都是工业革命先导性、引领性的重要方面,智能交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将继续发挥先导性作用。从技术先进性、产业规模、影响范围看,智能交通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因此,加快发展智能交通、建成交通强国,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非常重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熊鸿儒说,智能交通是实现交通强国的主攻方向,主要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支柱。制度创新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全适应智能交通的机制设计,如解决好大量新场景下的公用品提供、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数据安全以及促进政企合作等。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探索构建一套适应复杂技术攻关的产业组织体系,支持一批带动性强的领军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的上下游,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围绕关键的核心技术,组建平台化、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联合体。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研究室主任盛朝迅也认为,在智能交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领军企业的培育。未来的竞争主要是产业链群、产业生态之间的竞争,产业生态主导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要把握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发挥强大统一国内市场作用,加快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产业生态主导企业。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峰建议,一是要加强新技术应用的潜在风险防范,确保安全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有全球视野,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生态和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