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如今,现实中使用的人工耳蜗,就是脑机接口的一个现实例子。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如果有一天,计算机连接上了人脑,我们还是纯粹意义上的人类么?
1
电动汽车特斯拉和太空火箭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Neuralink。如果说前两家公司试图定义人类会做什么,则Neuralink要试图定义人类是什么。
那么Neuralink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该公司的使命听上去匪夷所思,他们要是实现脑机接口!是的,你没有理解错,就是让大脑连上计算机!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它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
在该定义中,“脑”意指有机生命形式的脑或神经系统。“机”意指任何处理或计算的设备,其形式可以从简单电路到硅芯片到外部设备和轮椅。“接口” = “用于信息交换的中介物”。“脑机接口”的定义=“脑”+机“+”接口”。即,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的用于信息交换的连接通路。
2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事实恰恰相反,早在1963年,人类就已经实现了脑机接口。英国Burden Neurological Institute的Grey Walter医生在医治癫痫病人时,在手术中在这些病人脑贴近大脑皮层的地方放置了电极,从而可以获取病人的神经活动。当时,Walter医生突发奇想,在病人们欣赏风光幻灯片的时候,偷偷把脑电电极连接到了自己发明的“电位转换器”上,把病人大脑运动皮层的信号转换成了幻灯机换片的控制信号,然后发生了“奇迹”:病人每次打算换片,但还没有按动按钮时,幻灯机就自动换片了,好像猜到了病人的想法。这是脑机接口技术的第一次完整实现:采集大脑神经信号,翻译转换后控制外部设备。从此,这种只在科幻电影/小说中出现的脑电波控制场景,正式进入了研究人员的视野,脑电研究就此开始。
如今,现实中使用的人工耳蜗,就是脑机接口的一个现实例子。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这里顺便做一个小宣传,人工耳蜗纳入广州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最高可报销7.6万元)
3
实际上,脑机接口技术的科学研究一直如火如荼的在进行当中。
1990年代,Nicolelis完成对老鼠运动脑电波的初步研究后,在夜猴内实现了能够提取皮层运动神经元的信号来控制机器人手臂的实验。
1999年,哈佛大学的Garrett Stanley试图解码猫的丘脑外侧膝状体内的神经元放电信息来重建视觉图像。
2009美国南加州大学的Theodore Berger小组研制出能够模拟海马体功能的神经芯片。该小组的这种神经芯片植入大鼠脑内,使其称为第一种高级脑功能假体。
2014年巴西世界杯——机器战甲,身着机器战甲的截肢残疾者,凭借脑机接口和机械外骨骼开出了一球。
2014年,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员通过网络传输脑电信号实现直接脑对脑交流。
2016年12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Bin He与他的团队取得一项重大突破,让普通人在没有植入大脑电极的情况下,只凭借“意念”,在复杂的三维空间内实现物体控制,包括操纵机器臂抓取、放置物体和控制飞行器飞行。该研究成果有望帮助上百万的残疾人和神经性疾病患者。
2017年2月,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教授KrishnaShenoy和神经外科教授JaimieHenderson发表论文宣布他们成功让三名受试瘫痪者通过简单的想象精准地控制电脑屏幕的光标,这三名瘫痪患者成功通过想象在电脑屏幕上输入了他们想说的话,其中一名患者可以在1分钟之内平均输入39个字母。
4
脑机接口的技术层面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
侵入式是将设备植入大脑灰质,其作用的是直接的神经信号;半侵入式是将设备植入脑颅,但是位于灰质外,主要是影响的皮层脑电图(ECoG);非侵入式是像帽子一样进行佩戴,捕捉神经电磁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电图(EGG)。
脑机接口技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记录脑部的活动,捕获大脑的输出;第二个层面是信息输入大脑,进行人为信息的植入。对于前者“从脑到机”相对容易,因为大脑的行为是客观发生的,我们只要记录准确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后者“从机到脑”则要困难的多,因为人们毕竟还不知道大脑的工作原理。现有的研究是在对大脑这个黑箱进行不断的测试,通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实现对大脑的部分影响。
5
简单的技术介绍后,我们来谈谈脑机接口的商业机会。
除了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以外,众多脑机接口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2019年2月26日,中国著名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讯飞宣布,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成立成立脑机接口公司广州华南脑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000万。
2017年4月,Facebook宣布“意念打字”项目。扎克伯格投入大量资本及人才建立脑机接口技术团队。
2016年,Braintree创始人Bryan Johnson个人投资1亿美元成立脑机接口公司Kernel,目前正在研究提高人类记忆力的脑机接口产品。
2009年,日本本田投资的研究中心展示脑机接口项目成果,打开了脑机接口从科研项目到市场化的大门。
目前,Top10最受关注脑机接口公司中,有7家来自美国,另外3家分别来自瑞士、加拿大、奥地利,融资情况和简介见下图:
其中,Neuralink和Kernel专注于脑科学应用,瞄准了人类智能(HI)这一方向。这两家再加上专注医疗健康的BrainGate,在脑电信号采集上都采用的是侵入式技术,其余7家均采用非侵入式技术。
在非侵入式的7家中,g·tec、BrainMaster这两家专注于研发高精度的脑电测量设备,产品是针对临床和科研级别的。
而非侵入式中剩余5家更偏向于消费级脑机接口产品。其中,NeuroSky、InteraXon(Muse)和Emotiv主要在做针对于冥想、游戏等需求的移动可穿戴EEG设备,这些公司往往也有配套的APP和SDK提供给用户和开发者。而在瑞士的MindMaze则致力于将VR/AR和脑机接口结合,切入医疗健康和游戏这两大领域。而位于波士顿的BrainCo则最先从教育领域切入,同时也涉足医疗及游戏领域。
6
高维视角:
如果有一天,计算机连接上了人脑,我们还是纯粹意义上的人类么?
人类存在意义在于让世界更美好,让自己更幸福。如果脑机接口的实现可以推动世界的发展,增加个人幸福感,何必再去拘泥于形式呢?
在科技创新的路途中,要经常回头想想出发时的初心。
脑机接口的最初的应用将为千万残疾人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让每个残疾人恢复其残疾功能,成为正常人。
脑机接口的升级应用是强化大脑的功能。通过芯片植入大脑,可以实现增强记忆、意识沟通。这就是所谓的“人类增强”(Human Intelligence,HI)。脑机接口的强化会受到来自传统思维的巨大挑战,但是我坚信,人机结合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未来,我们都将成为“机器人”。
脑机接口的第三个应用方向应该是娱乐。未来的娱乐产业将直接作用于大脑。人类今天获得快乐的方式如看电影,听音乐,泡温泉,甚至飙车等,未来不再需要外部的刺激,通过脑机接口你都可以身临其境的体验一把。
我坚信,未来,我们的大脑将在计算机链接的帮助下,以更加不可思议的速度加速进化。今天人们所说的AI,未来在脑机接口的技术下将直接与人体合二为一。史蒂芬霍金曾经警告人们AI会形成对人类的巨大威胁,其实,不用担心所谓的AI超越人类,因为迟早有一天,我们将成为AI的一部分。AI不会消灭人类,人类将成为AI!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BA/MTA中心主任)
(文章插图在不影响观点和内容整体的前提下,发表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