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如果说Token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那么Q币、游戏币、积分卡、会员卡,信用卡……这些都或多或少可以称为具有一定的固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数字化权益证明,尽管如此,它们依然不能被称为Token。】
一 定义
Token的中文释义有:代币、象征、记号、标志、令牌、筹码,凭证等。区块链的投资中,我以为Token就是代币,然而,真相或许没那么简单……
由于我在技术层面的认识属于空白,所以只能翻阅资料和查找相关的文章,所幸找到了一个相对好理解的定义:Token是指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
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Token的三个要素:①权益证明(一种数字形式存在的权益凭证,代表一种权利,一种固有的内在价值和使用价值);②加密(为了防止篡改,保护隐私等),③可流通性(可以进行交易,兑换等)。
二 真假Token
如果说Token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那么Q币、游戏币、积分卡、会员卡,信用卡……这些都或多或少可以称为具有一定的固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数字化权益证明,尽管如此,它们依然不能被称为Token。
因为,它们既脱离了(准确的说是未被赋予)密码学的基础,又不具有很高的流通性(无法去中心化)。
举个例子:我在A理发店办了一张编号为A3856的会员卡,这张会员卡是能够当做我作为理发店享受优惠客户的凭证,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享受优惠和客户身份证明),但它不能够被称为A理发店发行的Token。
原因有两点,①我的朋友看到这张卡以后可以去工作室制作一张一模一样的卡片出来(未加密,可篡改);②我使用这张卡只能在A理发店或者相关联的有限几家店里使用,去B理发店就不能够识别了(中心化限制)。
所以,Token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数字权益证明、加密和可流通性。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可以思考一下:某些游戏项目真的有必要发行Token吗?
三 Token类型
涉及到Token的分类,权且用“代币”来指代Token吧。我粗糙的做了一下分类:
1 基础货币代币:BTC、ETH、XRP或者BigONE交易平台中的EOS、QTUM、BITCNY等。多数平台会以BTC和ETH作为基础货币代币。
2 应用型代币:SC,Storj和IPFS等具有分布式存储的功能。
3 协议类代币:ZRX,TRX等。
4 兑换型代币:KCS、USDT,BITCNY等。
5 平台代币:OTB、BNB,BIG等。
6 燃料型代币:BTS、BNB等。
还有很多分类,不一一列述……
四 对平台代币回购的看法
无论是币安的BNB,BigONE平台的BIG,还是换币网(OTCBTC)的OTB,本身都是有回够机制的,具体的机制条目不多叙述,我觉得可以用“割蒜苗”的现象来比喻平台型代币回购这件事。
如果将平台看做大蒜,平台的资金量和用户数、成交量等看做大蒜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的话,完全可以将蒜苗看作是平台代币,而蒜苗的高度可以看作是代币的价格。下面用定期割蒜苗的现象来预演一下回购。
场景:蒜苗的原始高度10CM(也默认为第一次收割的高度),水分和营养每个周期都是指数型增加,每次割去30%的高度。
操作:10CM高度,第一周期割取30%,剩余7CM。
第二周期高度增长2倍到14CM,割去30%,剩余高度为9.8CM。
第三周期高度增长到29.4CM(3倍于前),割去30%,剩余高度为20.6CM……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是:在一定的区间里,带有回购机制性质的平台代币价格会持续增长,但前提条件是:不断有新的资金和用户涌入,这样才不会被割伤根本。
为什么要有区间?水分和营养太少,蒜苗增长速度就会很慢,随着不断的割去便会伤到大蒜的本体了。
而水分和营养太多也会致使大蒜本体腐烂,蒜苗的高度便难以持续增长(某大平台停止新用户注册大概也源于此吧)。
关于Token,我所知道的也就这些了……
一个假想案例:某X交易平台,发行了平台代币X1(不具有燃料币性质)。一年后平台利润大增,于是敲响了上市的钟声,并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X在二级市场流通。
那么请问:股票X和代币X1,究竟哪一个能够真正代表公司X的市值体现呢?如果其中一个能够代表,那么另外一个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还有,如果,我同时持有股票X和代币X1,他们中的哪一个才能真正代表X公司(或平台)赋予我该有的权益呢?
这些问题很重要,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