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与信用货币不同的是,比特币分布式记账方式更为可信。央行为什么要发布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当前信用货币的根本问题——记账不可信问题。】
编者按:货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不是商品,也不是金银,甚至不是交换媒介,当然也不是记账,而是商品交换的解决方案。人类几千上万年来在解决交换问题时,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静态方式,寻找一般等价物,找到一种合适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二是动态方式,通过债券债务记账及其凭证来实现商品交换。现代信用货币和比特币都属于后者,更为接近货币的本质。
货币,尤其是无锚货币,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很多货币经济学家以毕生之精力探索货币的本质,作为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穷其一生智慧创造“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可谓功勋显著。其好友张五常先生,认为弗里德曼是一个极富才华的人,但不应该倾注于货币研究之中。虽然弗里德曼在货币主义上没有哈耶克彻底而理想,但是其货币理论的研究,对经济政策极其实用,且富有启发。
《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断》是弗里德曼浩瀚著作之一,这本书延续了学术结合现实与历史的方式,探索货币的本质及货币制度的演变。其中,颇为精彩的第一章“石币之岛”和第二章“货币之谜”,以货币历史现象引入思考货币的本质内涵。
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位名叫威廉·亨利·福内斯的美国人类学家所著的考察记录本——《石币之岛》一书。福内斯于1903年在太平洋上密克罗尼西亚的加罗林群岛上的瓦普岛居住了几个月。他发现在这个隶属于德国殖民地(1899年-1919年)的小岛上,大约5000到6000原著岛民,日常以“石轮”作为货币支付方式。福内斯对此种特殊货币体系极为惊叹并将其记录书中。
为什么选择石头而不是金属或商品?因为该岛不出产金属,也不生产商品,岛民的劳动都消耗在搬运和磨制石头上。岛上的货币不是金银、贝壳,而是巨大的石轮,叫做“费”(Fei)。这些“费”的出现最初是由一些敢于冒险的当地探险人,在离瓦普岛400里远的另一个岛上找到的石灰岩石打制(打制成石轮,直径从1码到12码不等,中间有一个孔,随石轮直径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后运回瓦普岛作为货币使用的。如果交易所涉及的费用太大,大到无法方便便利地搬运石轮,则采用单纯的所有权认可制度。即石币仍保留在原有的主人那里,但其所有权却转归货物的卖出人。甚至,石币的新主人都不屑于在上面画一个符号以表明权利归属。
此时,货币,转化成一种公开的记账方式!
有趣的是,岛上有户人家非常富有,其财富是不容易质疑的——每个人都认可——但是,没有一个人甚至这家人自己,亲眼见过或接触过这笔财富。因为这笔财富,几代人的时间一直躺在海底。
故事到此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很多年以前,这家人的一位先祖,在探险找寻费后,获得了这块大得出奇的石头。在将其运回家的途中,海上起了风暴,石头沉入海底。但是,这些人回家后,所有人都证明这家人拥有一块非常巨大的费。虽然这块石头沉入几千码的海底,但是岛民依然认可费的购买力和买卖价值。
1898年,德国政府从西班牙人手中买下了加罗林群岛后,获得了瓦普岛的所有权。德国统治者向当地居民征收罚金的方法就是在“费”上画一个黑色十字,表明已被政府征收。石币的所有人竟然尊重这种做法,并被迫履行义务——修路,再请求政府把十字擦去。
这个故事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恰恰反映了货币的本质。为了更好地理解,弗里德曼紧接着又举了一个现代的例子。大萧条过后的1932-1933年,法国担心美国不再钉住美元,将美元兑成黄金,媒体上的报道是“美国黄金储备的损失多少多少”,实际上呢?这只是一种由美国这个会计员所作的账簿记录而已,当时的实际操作是联邦储备银行在地下金库的抽屉上作了一些标记,表示这些抽屉中的金块属于法国了。黄金没有流到法国,仍然在美联储的地下金库里,但结果是市场的信念认为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减少,法国的黄金储备则在增加,于是美元处于疲软地位,甚至成为导致1933年银行业恐慌的众多因素之一。
不管是瓦普岛上的石轮,还是美联储的金本位兑换,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我们传统认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来源于商品。纵观人类货币史,我们可以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找到诸如牛羊、香烟、贝壳、铜钱、金银等商品充当货币用于商品交换。以至于,我们习惯于将货币的信用等同于商品是否有价值,习惯于找到易于分割、便于携带、稀缺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认知,本质上是劳动价值论的延伸。货币之所以信任,是凝聚了人类劳动而形成有价值的商品。
问题在于,劳动价值论本身有诸多无法解释的问题,甚至无法解释现代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无锚货币,不具有刚性兑付,只有资产背书,严格意义上说,一张美元绿钞或银行账上的数字,并没有劳动价值,那么为什么美元却成为硬通货?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为什么石轮在瓦普岛可以成为通行货币?为什么沉入海底、没有人见过的石轮也具有买卖价值?为什么在石轮上做个标记就可代表交易发生?为什么美联储地下金库做个标记,就可以促使美元贬值?
弗里德曼引用“石币之岛”的故事,差点窥探到了货币的本质。然而,遗憾的是,弗里德曼依然受到传统商品货币理论以及劳动价值理论的影响,认为石轮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岛民在石头的开采、雕琢与运输过程中付出巨大劳动,而石轮打造的难度很大、风险很高,具有稀缺性。虽然石轮不便于携带和分割,但是因为凝聚了岛民的劳动以及稀缺,便在当时条件下成为了岛上的支付货币。
纵观人类货币使用史,商品货币、金属货币被广泛使用并记录下来。但是,商品货币和金属货币并非是人类千年长河、千万族群中唯一的交换媒介。研究人类货币使用史发现,在金属货币时代,世界各地区几乎都面临货币奇缺或周期性货币稀缺问题,甚至有些国家如日本长期无法供应足够的货币供给市场。那么,在货币稀缺的条件下,这些人是如何解决商品交换问题?
答案是记账!
在中国古代,主要以金属货币——铜钱为本位货币,在多数朝代中央政府都能提供相对重铸的铜钱用于交换。然而,在近世日本,日本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金属货币,以至于货币稀缺,特别是在村落之中,货币奇缺。村民并没有使用物物交换的方式实现交易,而是采用债务债权的记账方法实现商品交换。简单地可以理解为,A出售牛给B,A获得一张欠条后用其向C购买50斤粮食。这一欠条就充当了货币的功能。
再来看看欧洲纸币是如何兴起的,欧洲指标最早源于“银行券”。客人将黄金存入金铺,金铺给客人开收据凭证,有些客人在交易时直接使用收据而不是来金铺兑换黄金,久而久之金铺主发现,收据比黄金更受客人广泛使用,于是以黄金为抵押印发“银行券”。这种银行券实际上是一种权益凭证,与债权债务凭证类似,本质上是记账。
再来看看现代信用货币。银行券属于金本位货币,还有黄金作为价值支撑,而信用货币则没有锚定任何商品、黄金或实物。信用货币的发行机制表明,无锚货币实际上是一种由国家背书的通用债券。央行存入一定的资产发行一定的基础货币,如果你需要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以资产抵押给银行,然后获得相应的货币。这些货币相当于银行给你的欠条或资产凭证,你可以使用这些凭证进行商品交易。这些凭证本质上与债券债务凭证无异,属于记账方式来解决交换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弗里德曼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在金本位年代,央行黄金的兑换也只是记账来表示,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交易。
货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不是商品,也不是金银,甚至不是交换媒介,当然也不是记账,而是商品交换的解决方案。在历史长河中,各地的人们都遇到商品交换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而这些办法就是货币。我们通常认为,他们的办法是选择一种有价值、可分割、易携带又稀缺商品作为交换媒介,事实上也是如此。但是,这只是其中一种解决办法。
还有另外一种解决办法,则是采用债券债务凭证的办法,本质上是记账的办法来解决。上面列举了日本的例子。早在700年前佛罗伦萨就已经使用了这种办法来解决商品交换问题,佛罗伦萨商人使用记账的方法,实现商品所有权转移。这种记账方法,有像欧洲金铺一样产生记账凭证,又有像“费”一样只有记录。佛罗伦萨人在记账历史上有一个伟大的发明,那就复式记账。复式记账的标准化账本成了佛罗伦萨人货币结算和商品交换的主流方式,堪称是一场重大的商业技术革命。不过,产生凭证的地区反而容易萌生现代金融体系,安特卫普喜欢票据,最终发展出了现代银行的三大雏形:中央银行、贴现银行和发行银行。日本虽然不如中国能够提供足够金属货币,但是其债券债务凭证的解决办法,也促进了融通、借贷产业——现代金融发展。
日本一位名叫黑田明伸的教授对货币制度历史做了深入的研究,在其著作《货币制度的世界史》以非常详实的历史资料展现了货币历史的另外一面——非对称性。书的末尾,他将人类货币历史分为两类,一是“外部货币”,我们通常所说的商品货币、金属货币;二是“内部货币”,就是上面所说的债券债务解决办法,可以称之为记账性货币。区势传媒下篇将围绕此书更加深入分析竞争性货币以及货币的本质。
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人类几千上万年来在解决交换问题时,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静态方式,寻找一般等价物,找到一种合适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二是动态方式,通过债券债务记账及其凭证来实现商品交换。但是,这两种方式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可信。为了获得信任,采用第一种方式的人们不断地寻找稀缺之物加之以国家权威背书。而第二种方式,则依赖于记账方式的信任度,如众人、权威监督之下记账。
实际上,货币即记账这种解决办法,比商品货币甚至物物交换更为古老,又比现代信用货币更加先进。怎么理解?
我们一般认为,远古时期,人类之间以物易物来实现商品交换,这或许是现代人的一种推论。实际上,在物资极其匮乏、信息极不通畅的远古时期,“双重重合”问题非常严重,以至于物物交换可能性极低。最为很重要的是,如果物物交换成本极高、失败率极低,远古人类几乎不会从事与狩猎无关的工作,否则会饿死。这样就会导致,所有人都参与狩猎,工作分工度很低,几乎很难产生交换。
更大的可能性是,通过记账的方式实现商品交换。例如A没有食物需要一个羊腿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更大可能性是家徒四壁无东西可换,那怎么办?A会找到B借食物如一个羊腿,这时需要族长出来,“广播”给全族记下这笔账(就像瓦普岛民在石轮上刻标记一样),A欠B一个羊腿。诸如此类,以此类推,实际上充当“内部货币”的作用。
由于,内部货币这种记账方式很难留下历史考究的遗迹,现代人更多地从劳动价值论角度理解商品货币、金属货币。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记账性货币非常依赖于族群信任,在偏远村落和远古族群,记账性货币使用广泛。在日本村落,村落内的信用度高,可以支撑记账性货币的使用。但随着社会进步,族群和村落被外部人口、文化冲击,原有的原始信任瓦解,这种记账性货币失去根基而自然瓦解。
但是,现代信用货币实际上也是记账货币,只是记账方式上存在问题。现代信用货币吸收了个人资产而发放记账凭证——通用债券。不过,当前世界主要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都不符合现代借贷记账法的原则,借贷虽然对等,但是资产与负债不具有实质关联性,也就是不是刚性兑付。央行这种信用货币发行方式,实际上违反了现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这是当今世界货币问题频发——货币超发、资产泡沫、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失策根本原因。
有没有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央行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都在错误的道路上折腾。各国央行并没有从货币即记账这个本质角度思考问题,而是按照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的思维,采用劳动价值理论,不断地为货币找锚,寻找更多信用背书,如黄金、债券、房地产证券、石油,甚至引发石油美元战争。实际上,信用货币的本质是记账性货币,问题的本质在于记账方式。
我们观察一种新型的货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是否能为当今法币提供解决办法。比特币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样货币,但却是典型的记账性货币。比特币,理解为当今的“费”,也可以说,瓦普岛石轮是石币之岛的“比特币”。比特币与“费”、债券债务凭证有本质共通之处:一是比特币通过分布式记账的方式,重新获取了记账性货币的基石——信任,只是这种信任来源于去中心化,而石轮来源于族长权威;二是比特币“广播”、记账,类似于与族长“广播”告知族人、族人记下这事;三是比特币与信用货币一样都没有任何资产作为抵押,但作为一种可信的信用凭证用于交换。
与信用货币不同的是,比特币分布式记账方式更为可信。央行为什么要发布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当前信用货币的根本问题——记账不可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