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6月27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在其年度报告中宣布,将会对加密货币和ICO(首次代币发行)进行“密切关注”。该证券监管机构认为,区块链技术“伴随着风险”,因此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干预”。】
6月27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在其年度报告中宣布,将会对加密货币和ICO(首次代币发行)进行“密切关注”。该证券监管机构认为,区块链技术“伴随着风险”,因此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干预”。
今年SFC确实已经采取了更多的明确监管措施来对当地的加密货币交易和ICO进行监管,并向公众警告有关投资加密货币市场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香港继续鼓励由区块链技术推动的金融跨境计划,以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区块链中心。
香港加密货币监管历史回顾
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与中国的其他地区有着不同的政治体系,这对当地的经济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内地从去年9月份开始禁止进行一切ICO活动,而香港并没有沿袭这种政策。正因为如此,许多内地的加密货币领域企业都纷纷搬迁至香港地区。比如,当内地政府对ICO的态度由关注转变为禁止时,我国的一个主要比特币会议“币看”(BitKan)就决定从北京搬迁至香港,同时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也在香港开设办公室,尽管币安的最终目标是更多地在国际舞台施展拳脚。
也是在去年9月份,香港特区政府表现出了对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以及对加密货币采取相当积极的姿态,这与内地截然不同。香港投资推广署(InvestHK)的金融科技主管夏多希(Charles d’Haussy)曾表示:
“区块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先事项。当前有很多关于ICO的炒作,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快速通过ICO获取资金。但我们寻求的是为香港的新兴企业和现有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区块链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创新能够成为金融部门发展的关键助推器。”
跨境区块链计划
那时,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已经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合作开展了一个区块链项目,旨在实现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和融资最大化。截止到去年11月份,已经有约20家来自香港和新加坡的银行加入了该项目,以此来使这两个地区之间的跨境贸易流程变得更加快捷。
也是在去年11月份,为了迎合内地政府“一带一路”倡议,香港地区政府宣布计划创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贸易融资体系。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FSTB)局长刘怡翔(James Henry Lau)称,区块链可以显著地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并缩短贸易融资需要的时间,同时降低欺诈风险和企业投资成本。他还表示:
“‘一带一路’的贸易主要是由中小企业进行的,而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能使这些企业之间的贸易无需通过中心组织机构或中间商的参与即可完成。”
自那以来,区块链技术在香港地区已经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今年6月25日,阿里巴巴支付子公司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已经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汇款服务,用户可在香港和菲律宾之间进行资金转账,即港版支付宝AliPayHK和菲律宾支付程序GCash之间进行资金转账只需数秒即可完成。蚂蚁金服CEO马云评论道: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汇款是过去半年我最关心的项目之一,从香港出发,这项服务(AliPayHK)将在未来被带到世界其他地方。”
而6月26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与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全球市场金融服务监管局(FSRA)签署了一项金融科技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建立跨境贸易融资网络”。这进一步表明香港期望通过建立基于区块链的国际贸易网络,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区块链中心。
SFC监管下的ICO和加密货币交易所
当内地政府命令禁止ICO时,香港地区的监管部门却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在去年9月,香港的证券监管机构SFC警告了公众有关加密货币投资的潜在风险,并指出ICO或许可被视为“证券”,即企业在通过ICO面向公众进行融资之前,必须先在SFC进行注册登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待ICO也采取了类似的态度,SEC委员Robert Jackson表示自己还没有看到一个不是证券的ICO,因此在向美国投资者进行融资之前,需要在SEC进行注册。
在今年2月份,香港SFC再一次警告公众在投资ICO和在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的潜在风险,提醒投资者在投资前应做好尽职调查。SFC表示将致力于监管加密货币和ICO市场。SFC行政总裁欧达礼(Ashley Alder)表示:
“我们会继续监察市场,并会在必要时采取执法行动。不过,我们亦促请市场专业人士妥善执行把关工作,以防止欺诈或可疑集资活动,并协助本会确保法例获得遵守。”
同时,SFC执行董事梁凤仪(Julia Leung)也表示:
“投资者若未能全面了解加密货币及ICO的风险,或未有为可能蒙受重大损失作好心理准备,便不应作出投资。假如投资者将法定货币及加密货币存放在不受监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内,便应注意遭受黑客入侵及资产被挪用的风险。”
由此看来,SFC可能会采取更加明确的措施来应对ICO和加密货币交易所。今年2月份,SFC声称已经向7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发出了警告信,称部分数字代币属于无执照证券,加密货币交易所不得为这些代币提供交易服务。收到警告信之后,这些交易所有的称没有为用户提供此类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有的称已经采取了补救措施,将相关的加密货币从交易所中下架。
紧接着在今年3月份,SFC采取了更加强硬的监管措施。该机构叫停了Black Cell Technology的ICO活动,称该ICO活动为未经注册的集体投资计划(CIS)。根据SFC的说法,Black Cell公司的ICO计划向投资者宣称筹集的资金将被用于开发移动应用程序,同时持币者将获得该公司的权益股份,这在SFC看来属于集体投资计划(CIS),因此属于“证券”范畴,这就意味着该公司在发行代币之前必须在SFC进行注册。同时,Black Cell公司还被要求退还那些认购了其代币的香港投资者的资金。
接着在4月13日,SFC执行董事梁凤仪(Julia Leung)继续就ICO的属性发表讲话,称相较于一般投资者,ICO更适合风险投资等专业投资者。
她强调,尽管SFC作为证券监管机构的角色认为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对社会发展颇有益处,但普通用户对这项新技术还缺少一定的了解和知识储备。
她还补充道,大部分的ICO就算不是彻头彻尾的骗局,也可以说是非常可疑的。由于跨境交易的特点,ICO能够轻易躲过警方和证券监管部门的审查。近期韩国和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遭到攻击的事件就是对加密货币交易风险的严重警告。
香港对待加密货币的总体态度:风险没有那么高,但也没有那么令人向往
今年4月30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FSTB)发布了《香港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风险评估报告》,称虚拟货币并没有特别参与到这两种金融犯罪中,并给予虚拟货币“中低”风险水平的评定。
该报告还指出,FSTB当前正与香港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和执法机构合作探究与ICO和加密货币相关的风险。报告显示:
“虽然我们尚未发现这些新开发的支付方式或商品存在重大风险,但这是一个需要持续监测的快速发展领域。”
FTSB认为,由于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拥有充满活力的外汇交易市场,并且不存在资本控制的风险。因此与那些规避外汇管制或因通货膨胀率高而寻求庇护的地区相比,加密货币并没有那样在香港受到人们的疯狂追捧。在香港,比特币交易并不流行,使用频率极低。而且香港的比特币ATM机也并没有被普遍使用。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似乎也对这项技术丧失兴趣,没有计划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计划。5月30日,在香港立法会会议上,FSTB代理秘书陈浩濂(Joseph Chan)表示:
“香港金管局已对CBDC进行了研究。在香港,已经有高效的支付基础设施和服务,这使得CBDC的吸引力下降。香港金管局在现阶段还没有计划发行CBDC,但将继续监控国际发展趋势。”
挖矿巨头的归属地
尽管鉴于上述SFC对ICO采取的态度使得在香港进行ICO活动变得不太明朗,但香港的证券交易所似乎吸引着比特大陆(Bitmain)和嘉楠耘智公司(Canaan Creative,中国第二大比特币挖矿硬件制造商)这样的挖矿巨头来香港“安家落户”,它们计划在香港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
5月16日,有报道称中国的比特币挖矿硬件制造商嘉楠耘智公司正计划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进行IPO上市。报道称,嘉楠耘智公司拥有15%的比特币挖矿芯片和硬件设备市场,同时“拥有全球比特币区块链四分之一的计算能力”。据报道,嘉楠耘智公司融资规模可能达10亿美元,这将进一步对比特大陆形成挑战。
然而,其竞争对手比特大陆控制着75%的比特币挖矿芯片市场,并也有可能会在香港进行IPO。在6月7日,比特大陆的CEO吴忌寒表示或将选择在香港或海外IPO来进一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