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在ToC场景中,比如家庭健康服务,很多人都会担心健康设备过于激进而导致隐私泄露,多少会对新产品有一些抵触。但在ToB场景中,智能可穿戴设备往往作为智能管理系统的终端,个人健康数据会托管在企业或行业的IT基础设施上。】
我们团队的一位小伙伴,前不久去参观了某智能化煤矿项目,回来一直感叹:井下太苦了,真的太苦了。
他说,穿着厚重的作业服,刚抵达地下几十米的矿井,高温、潮湿、井下水就迎面而来,浑身都湿透了,体感非常不舒适。
而这样的环境,井下作业人员往往一次就要待上好几个小时,矿山的管理人员也必须走进一线,每周到井下数次。
如何才能实时了解井下作业员工是否安全健康呢?可穿戴设备,无疑成了最优选。
据我们所知,山西煤矿已经在智能化建设中,使用可穿戴设备来为矿工健康安全保驾护航,通过个人穿戴获取数据,实时监测个体生物体征,进行分析并预警,提高井下员工的作业安全。在井上,筛选并预防薄弱人群,降低作业风险和健康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穿戴+矿工安全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规划,也不是浅尝辄止的尝试,而是已经被山西煤矿列入了智能生产经营管理的评分指标之一,成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长期保障。
风起于青萍之末,产业智能化趋势下,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引入员工健康管理,正在可穿戴市场,掀起新的波澜。
相比复杂多元的ToC个人健康市场,更加垂直专精的ToB商用健康市场,智能可穿戴设备,可能会率先火热起来。
十二年一轮回
可穿戴设备再出发
硬件行业有一个12年周期,从电脑PC、智能手机再到AIoT万物智联,大概都需要十二年左右来孕育、成熟、爆发、迭代。这个硬件生命周期性规律,也体现在可穿戴设备上。
2012年谷歌眼镜亮相,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作为智能终端产业的下一个热点,引发市场追捧,那一年,也被称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此后创业公司和大厂纷纷投入研发,资本热钱涌动,消费者见识了各种运动手环、手表、珠宝吊坠、体表贴片等可穿戴设备。
以百花齐放的形势,野蛮生长了几年之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硬件形态固化为手表、手环。同时,在功能相似、价值点不突出、产品同质化、价格战等多种因素下,大量众筹产品和创业项目哑火,宣布破产或被收购,只有苹果、华为、谷歌、三星、小米等几家具有核心优势的少数厂商,留在了牌桌上。
总之,回顾这段历史是想提出一个全新的问题:将近十二年之后,智能可穿戴设备来到拐点了吗?
我们认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品正在成熟,市场趋于爆发,ToB市场可能会率先火热起来。
这几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ToB会比ToC更早启动?
上一轮智能可穿戴凉了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价值不显。
可穿戴要真正启动,还是需要通过高频次的刚需场景切入,让人真正感受得到产品价值所在。上一轮的智能手表、手环,往往作为手机的延伸存在,并没有形成很明显的功能区隔,比如记步数、接打电话、回信息、NFC支付等,有些功能上和手机存在重合甚至竞争。在健康场景下,当时的传感器、算法等软硬件尚在早期,在检测体温、心率、睡眠、运动姿态等体征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准确度不如专业的运动手表、运动手环,即使数据记录准确,但由于数字健康的研究初兴,软件服务也不足,无法给出有效的健康建议,用户即使知道了睡眠数据、走路步数等数据,除了发个朋友圈,好像也没什么用处。
所以,当时ToC市场的大众消费者,很容易留下“鸡肋”的印象。
几年过去,如今的情况已经有所变化。
首先是产品价值的明确。
如今的可穿戴市场,尤其是智能手环和手表在硬件产品的功能上,已经相对明确了,以苹果iWatch、华为Watch、谷歌Pixel Watch或Fitbit等为代表的头部厂商,都将智能可穿戴聚焦在了健康领域,着重强化计步、睡眠、体征监测功能,与智能手机、智能耳机等设备形成明显区隔。
其次,数字健康产业的成熟。
硬件上,围绕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出现了专为健康功能定制的、更小型化的传感器和高精尖元器件,可以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对健康体征进行连续检测。
软件上,新一代AI技术和算法模型不断演进,在更加全面的维度上进行分析,从一开始的三四个维度延展到七八个维度,让监测结果更准确,可以提供主动健康的决策,比如苹果iWatch可以识别帕金森患者手部的颤抖频率,华为Watch通过对心率的监测探索是否能对房颤等心脏病进行预警,荣耀TWS耳机引入“核心体温拟合”算法来准确推算体温,这些算法层的突破都让数字技术和健康管理的结合有了价值。
服务上,智能可穿戴设备开始融入社会运动体系内,比如嘉兴市就探索出了“测评导练”的新模式,通过社区运动场馆,把设备采集数据应用在居民的运动指导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总而言之,智能可穿戴的产品和产业,已经从朦胧中的探索期,迈入了高可用的下一个周期。
健康需求,人人有之,人人关心,对消费者购买的驱动力是最强的。既然如此,相比受众庞大的To C市场,为什么说智能可穿戴市场的再出发,反而会是To B市场率先启动呢?原因有三。
原因一
聚焦场景,比泛在更有价值
相比手机或专业医学检测仪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价值点,就在于便携、可移动。因此,不可能要求用户只在单一环境下使用,多样化的生活场景、快速变化的环境因素、广泛的人群差异,所带来的技术挑战是巨大的。
北京体育大学的一位老师告诉我们,可穿戴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是物理学参数,如肌电、光反射率等,而人体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这些参数所对应的生理学效用有哪些,还要不断探索。
而智能可穿戴设备,本质上是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其价值由个体风险、干预强度、预期收益等决定。
比如,一个低风险的健康人,就会觉得用智能手表检测血糖是过度干预,给自己制造了不必要的焦虑。而高风险的糖尿病用户,又会觉得智能手表的干预不足,不如专业的血糖检测仪准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智能可穿戴设备对健康管理的价值,因人而异。
所以,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干预价值,就需要收敛场景、收敛人群、收敛需求。
相比多元复杂的ToC使用场景,ToB商用健康的场景更为聚焦,作业环境的可控度高,重复性动作有规律可循。因此,ToB健康管理的需求和数据,也是相对明确的,所以智能穿戴设备的干预效果,也会比较好。
以环卫工人为例,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户外工作容易出现热射病,重度中暑的概率大大增加,会带来生命危险。而以往主要靠人工管理,由环卫监察员巡逻检查,效率低,也很难及时发现环卫工人的健康风险。防范这类垂直场景的职业安全风险,智能可穿戴设备就可以针对性地采集数据。
比如杭州某地,就为一线环卫工人配发了智能手环,该区环卫工人的大龄人员比较多,这些手环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实时监测佩戴者的生理指标,如果有人心率异常情况持续出现超过警戒标准,会自动向后台发送警报,如果信号丢失,或在某个地方停留超过一定时间,可能出现安全风险,监管平台也会接到报警信号。如果环卫工人在作业中感到身体不适,还可以使用一键呼叫功能,拨打班组长的电话。
类似的像伏案工作人员的肩颈过劳;高强度劳动者如互联网技术员的情绪压力或心血管异常;矿山作业者的尘肺、高温、井下失联等职业风险;户外工作者需要关注的心脑血管问题等……
一旦发生对健康危害极大的问题,其实只需要较低的干预强度,比如通过便携的智能穿戴设备,识别单个特征的指标异常,提示长期的疾病风险,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就能提前预防和规避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总的来说,一些危重岗位和职业工作者,个体健康风险高,接受干预的意愿强,对新技术的包容度强,可穿戴干预成本低,健康回报大。
所以,聚焦在ToB特殊场景,专研针对性算法,可以更清晰有力地释放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品价值。
原因二
健康干预,ToB比ToC更有力
最近流行一句话,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意思是,年轻健康的时候喜欢垃圾食品、糖分饮料等多巴胺带来的即时快乐,人到中年出现亚健康,才懂运动带来的内啡肽有多好。
从中不难看出,智能可穿戴设备想要在健康干预中,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其实是要跟用户的“懒惰本能”作斗争的。
所以,要提高智能穿戴产品的干预效果,ToB场景比ToC能发挥更强的作用。
一是数据方面。ToB对采集健康数据的接受度更高。
智能可穿戴设备需要对生理体征数据进行测量和感知,其中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ToC场景中,比如家庭健康服务,很多人都会担心健康设备过于激进而导致隐私泄露,多少会对新产品有一些抵触。
但在ToB场景中,智能可穿戴设备往往作为智能管理系统的终端,个人健康数据会托管在企业或行业的IT基础设施上,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数据保护规定,能够打消员工对佩戴智能穿戴的顾虑,对健康管理的依从度更高。
二是服务方面。ToB的持续监测更可靠。
掌握长期的健康趋势,需要持续监测。而智能可穿戴厂商,除了苹果、华为、谷歌等少数厂商,在数字健康方面有长达十年以上的投入,以及深入底层的医疗研发、基础设施、平台框架等布局,因此产品和服务较为稳定,其他在大量创业公司倒闭退出,或者硬件企业战略变化后,所推出的智能穿戴产品就不再更新、无法升级迭代。
围绕ToB场景下商用健康设备,作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需要在日常经营中持续发挥健康管理作用,因此也有专业开发人员来进行定制化开发和维护,在设备升级、功能完善、持续监测等方面,更有保障。
所以,更强的干预意愿、更好的干预效果,智能穿戴产品在ToB市场更有说服力。
原因三
商业成功,ToB是落地希望所在
医疗健康领域,其实是亚马逊、苹果、谷歌以及国内的BATH等科技巨头,都在切入的方向。但技术研发是一回事,能否转化为商业上的成功则是另外一回事。
智能可穿戴产品的生命力,在于技术与商业落地的结合。
现在这个时间点,ToC市场的说服难度大,消费者购买决策偏向于理性和谨慎,除了垂直群体如登山、潜水、极限运动、老人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受众必须向外延申,ToB商用场景的健康管理,就是希望所在。
从员工的角度讲,对自身的健康愈发重视。
一项调查显示,相比节日礼金、购物卡、旅游、聚餐等福利,健康医疗类才是员工心目中的福利首选no.1,包括体检、医疗服务、员工心理关爱计划等。其中,智能穿戴产品作为早预防、早干预的第一道防线,会在企业人文关怀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从企业的角度讲,员工健康才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是生产的可持续。日本经济学家森冈孝二在《过劳时代》一书中,以日本社会为参照,提到了社会普遍存在的过劳问题,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因过劳而患有蛛网膜下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且导致猝死的壮年劳动者,超过了同年度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即使不至于过劳死,大量的日本中青年劳动者也处于亚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中。人才的磨损和过度消耗,对企业是一笔无形的损失。
另一方面,关注职业健康,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必要义务。国家疾控局和国家卫健委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报告》中,就明确规定了,对丙类用人单位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提高抽查比例频次,实施现场检查,其他甲类、乙类用人单位也会开展抽查,以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
从国家到个人,对职业健康的关注度都在提高。而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在商用场景中,比较好地满足健康管理的预期,从而激发购买意愿。
举个例子,在ToC场景中要通过日常陪护对话,准确地捕捉个人情绪,解决心理疾病,其实是有一定挑战的,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没有明确的支持。但商用场景中,很多负面情绪往往是偶发的,跟环境直接相关的,可以采取一些及时的干预手段来帮助调节。
比如智能手表检测到员工的抑郁情绪,心情比较低落,可以配备一些刺激点、口味稍重的饮料,对情绪唤醒有明显的提升。
随着数字健康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商用健康场景中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会越来越明显。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概括一下现在的智能可穿戴市场:技术价值更清晰、商用效果有保证、产业落地潜力大。
值得一提的是,ToB商用健康,往往跟产业智能化紧密结合,数量多、需求大,因此行业和企业在选型时,也会趋于保守和谨慎,更多跟有实力、技术可信、安全可靠的巨头合作,作为智能化云边端解决方案中“端”的组成部分,来“一揽子”进行购买。
因此,这也是个“闷声发大财”的市场,带来的价值可能不会很快让大众所感知,而是作为“黑科技”在沙漠、在矿山、在深海、在户外作业中,无声地守护着一个个劳动者。
属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新周期,正在悄然启动。智能手机廉颇老矣,元宇宙遥遥无期,下一个硬件消费蓝海,也该轮到智能穿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