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一边淡定地认为,只要我们守住价值观的高地,人机关系仍将保持主从关系,而文学是最长于传递价值观的工具和载体。】
这位从屈原故里走出来的潇湘才子,先天带有一种“忧国忧民”的特质。
提要:韩少功认为机器人“终究只能是一个二梯队团体,即便机器人能够从事文学创作也恐不易出现新一代屈原、杜甫、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曹雪芹、卡夫卡等巨人的身影。这就像制造、物流、金融、养殖、教育、新闻、零售、餐饮等行业不论如何自动化,其创造性的工作,‘高价值’的那部分,作为行业的引领和示范,至少在相当时间内仍只可能出自于人——特别是机器后面优秀和伟大的男女们。”
“自‘深蓝’干掉国际象棋霸主卡斯帕罗夫,到不久前‘阿尔法围棋’的升级版‘大师’(Master)砍瓜切菜般地血洗围棋界,江山易主看来已成定局。”韩少功一边笃定地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逐渐“失控”,会计、律师、金融、新闻、物流、餐饮等各个行业都可能出现机器人逐步取代人力资源的现象;一边淡定地认为,只要我们守住价值观的高地,人机关系仍将保持主从关系,而文学是最长于传递价值观的工具和载体。
虽然已是花甲之年,韩少功却从没被科技的“飞毛腿”所落下,在深圳坪山图书馆开馆当天的“书话坪山”主题沙龙活动中,这位扎根文坛四十余年,靠着笔杆子走天下同时兼具思想者与学者的著名作家,竟然跟读者朋友们头头是道地聊起了人工智能。
这位从屈原故里走出来的潇湘才子,先天带有一种“忧国忧民”的特质。然而,与悲观的技术主义者们所持的“人工智能终将取代人类”的观点不同,在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纠缠不休”的漫漫长路上,韩少功认为机器人“终究只能是一个二梯队团体,即便机器人能够从事文学创作也恐不易出现新一代屈原、杜甫、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曹雪芹、卡夫卡等巨人的身影。这就像制造、物流、金融、养殖、教育、新闻、零售、餐饮等行业无论如何自动化,其创造性的工作,‘高价值’的那部分,作为行业的引领和示范,至少在相当时间内仍只可能出自于人——特别是机器后面优秀和伟大的男女们。”
A
人工智能靠的是算法,而文学创作“无定法”
在韩少功看来,人工智能完全有能力创作“类型化”小说,例如现在广受制片人青睐疯抢的各大IP,宫斗小说总是钩心斗角、谋权篡位、宠妾灭妻。武侠小说总有武林秘籍、红颜知己、先败后胜。青春小说少不了校园暴力、挚友背叛、懵懂爱情……这些都是有套路的,有模式的,类型化的。
然而,这些玩套路、易复制的网络小说是否能称为文学创作还存在争议。而韩少功所认为的文学,是“文无定法”的,“面对生活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文学最擅长表现名无常名、道无常道、因是因非、相克相生的百态万象,最擅长心有灵犀一点通。人类经验与想象的不断新变,价值观的心理潮涌,倒不一定表现为文学中的直白说教——那样做也太笨了——而是更多分泌和闪烁于新的口吻、新的修辞、新的氛围、新的意境、新的故事和结构。”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文学是否会完全被人工智能所掌控接管?显然人工智能有不足之处,尤其在千变万化瞬息万变的价值观判断中,我们至少到现在看不到人工智能接管文学的希望和任何证据。
B
人类和机器人所做的价值判断是有差异的
韩少功认为,文学的特质除了“文无定法”外,更重要的是其所传递的价值观,在这一点上,人工智能更是“连门儿都没有”。
在现场,他举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有一辆火车在轨道上失控了,前面有三个人眼看要被火车压死,这个时候控制火车的人有另外一个选择——把火车引向另外一个已经废弃的岔道,这样可以保住前面三个人的性命。然而废弃的岔道上有一个人,火车司机价值观判断的难点在于,是轧死三个人还是轧死一个人?问题是在于轨道上的三个人是擅自穿越铁轨的,是负有责任的,是犯错的,而废弃的火车道上的那个人是无辜的,没有错误的,是牺牲掉三个犯错误、自己该承担错误的人,还是轧死一个完全无辜的人?
在现场的测试中,赞成轧死一个人只有两三位读者。韩少功解释道:“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就是自己犯错自己承担,机器人有没有我们的价值观?机器的大数据里面给它的反应可能是三个比一个有价值,能少死一个就一个。”当然,火车伦理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显然,人类和机器人在这类问题上所做出的判断是有差异的。
人工智能除了无法做出价值观判断外,还无法分辨一段话中是否含有双关、反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而这些修辞手法正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特质。韩少功说:“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对于机器人来说,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就可能要瘫痪全部数据库。”正如计算机鼻祖高德纳(Donald Knuth)所说:“人工智能已经在几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领域超过了人类,但是在那些人类和其他动物不假思索就能完成的事情上,还差得很远。”
C
大数据能否让我们更了解人性?
在沙龙活动现场,有读者问韩少功:“文学是表达人性的,大数据能不能帮助我们更了解人性?” 韩少功回答道,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能推进我们的自我认识,但是大数据能不能彻底解决人性的所有认知问题呢?我表示怀疑,因为人性是特别复杂的东西。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现在年轻人恐婚,不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就是不结婚,这不是很违反人性的事情吗?很多专家通过各种的数据寻找一些理由,但是倒未见得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更深的真相。比如,一些专家的数据说很多年轻人不敢结婚是没钱,买不起房子和车,经济问题是第一大原因。但现实情况也不尽然。事实上,越是发达国家,结婚率越低。很多剩男剩女都是有钱高学历的,经济原因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吗?也未尽然。关于人性的很多问题,我们要探寻它的真正原因,恐怕要有多方面的观察和研究。
在韩少功看来,人性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尽管大数据可以分析我们的行为偏好,甚至窥探我们的隐私,但人性是更为复杂的东西。
相比大数据在分析人性中的先天不足,韩少功文学作品中对人性的探讨则更胜一筹。他作品展露了世态万象、芸芸众生及复杂的人性世界。他将目光始终投注于自己脚下的土地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对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经济对人形成的影响,造成的人性扭曲和迷失作了反思和批判。对人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探究是韩少功不变的宗旨,韩少功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思想和睿智的洞察力,构建了充满人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