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通常我们的购买行为都会趋向消费自己潜意识中已有的认知。当处于被成交场景,且产品超越现有认知后,就会树立防御。而购买知识本身就是主动丰富个人已有认知的行为,这群人就成为了在精准需求之下找解决方案的精准客户,再向后端的购买行为进行转化也变得水到渠成。】
拓客难、转化难、成交难、转介绍难是教育培训机构老大难问题。同样是“知识经济”,线上的罗振宇创办的“得到”平台却玩的风生水起,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在线教育的市场预计超过3000亿。
线上知识付费巨大的市场似乎让线下机构看到了曙光。线下课程转成音频卖给老客户,会场干货重新剪辑组合就能卖给新客户,还能帮线下拓客,成为机构的如意算盘。
线上知识付费是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呢?
现有市场环境下,199元的系列课已是高价,能够卖出1万份以上必属爆款精品。知识课程本身是一种边际成本极低的产品,看似营收200万,而这样的爆款课程背后又哪些不能忽略的隐性成本呢?
知识付费本质是“内容创业者”出售“认知盈余”,事实上大部分的知识都能够百度到,知识本身并不值钱,真正把知识赋予价值的是“谁来传递”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传递”。
能不能卖出去,能卖出去多少基本和老师在行业沉淀个人品牌成正比。如此之多的平台,公开透明的价格竞争,平台对自带流量的大v的扶持,线上没什么名气的老师可能早就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中。
但靠卖知识挣钱,传统培训教育机构拿什么与“内容创业者”正面交锋?对比线下会场随随便便百万的成交,线上知识付费看上去真的不美丽。但知识付费既是风口又是离线上经营最近的方式,到底能玩不能玩,该怎么玩?
一个现今估值140亿,被阿里战略投资,即将上市,简直就像是培训教育机构的真实案例告诉你!
年轻的妈咪都知道知名母婴平台宝宝树,后端的产品变现正式依靠前端的知识付费引流支撑起了整个帝国。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知识付费竟成了“引流手段”?
易观机构数据显示,宝宝树2015年借由母婴知识付费、社群推广,包括问答视频课、精品课、快问医生等来作为前端的引流工具,靠后段的平台广告和电商产品实现变现。2016年的营收增长达到60.48%,除前期对知识付费做了大量的硬广投放外,后期销售相关的支出更是从96.7%下降至27.4%,对引流和提高用户黏性的效果十分明显,最重要的是知识付费的收入占据营收的比例竟然可以忽略不计!这前端的知识付费到底是为后端贡献了多么巨大的利润?
这波大跌眼镜的骚操作,到底是怎么玩的?
原来宝宝树把知识付费玩成了传统广告营销引流转化方式的替代品。对垂直社区来说,问答是比普通广告投入更加有用的“引流方式”,或者维护用户粘性的方式。这样一来,音视频课程、问答等常见的知识付费模式就变成了营销手段,而不是赚钱手段。
为什么知识付费能够作为引流手段?原理非常之简单。
通常我们的购买行为都会趋向消费自己潜意识中已有的认知。当处于被成交场景,且产品超越现有认知后,就会树立防御。而购买知识本身就是主动丰富个人已有认知的行为,这群人就成为了在精准需求之下找解决方案的精准客户,再向后端的购买行为进行转化也变得水到渠成。
版权管控严格,而国民对内容付费的意愿也逐渐提高,加之移动支付手段的普及,把“知识付费”玩成“引流模式”可能是培训教育机构借助线上精准拓客最好的路子,从宝宝树的数据来看,还能大大降低推广人力成本和广告营销端的费用。这近乎完美的解决了培训教育机构的新客户拓展难题。
对与(此处应为“于”——哈希力量校准)培训教育机构来说,这个引流模式实现的重点在于,前端知识付费来的精准流量后端能否接得住,以及用户数据的打通!即阶段性的知识教育客户后,是否形成社群和粘性继续培育客户加深信任,能否对用户数据加以分析,精准的成交时机怎么判断,如何在平台实现老客户成为知识分享者进行转介绍。切忌用传统线下成交思维做线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音频在喜马拉雅,问答在知乎,销售在淘宝或者微店,不论是前端的营销还是对用户数据的沉淀、流量转化都将是毁灭性。
(收录有删节。标题为哈希力量所加,原文标题待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