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苹果介绍,当全部更新都落实后,Siri在获得用户允许后,可以访问苹果设备上的一切,并能跨App来工作。比如,一个会议改到了傍晚,你想知道开完会还能不能赶上女儿的演出。你问Siri,它就会处理相关数据,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从办公室到演出地点的车况,来给出建议。】
在AI时代下,手机智能体可能将成为新的超级入口,传统移动互联网生态会有怎样的变化?
“我觉得短期之内,你会看到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不管手机也好,互联网也好,未来我们的App会越来越少,会去App化。因为大模型本身具备生态插件及融合能力,以后可能我们不需要那么多App了,人们需要服务的时候,大模型直接去调用一些服务接口就可以了。”一位人工智能资深人士在年初对数智前线说。
而在刚刚过去的6月,两大走在前面的手机企业苹果和华为,在各自开发者大会上,官宣了人工智能战略和动作,确实让手机呈现出不一样的变化。在AI时代下,手机的交互模式、手机企业与App之间的合作模式,正在发生演变。
01
新的超级入口出现了?
6月举办的苹果开发者大会上,“Apple Intelligence”被提了大约60次。“Apple Intelligence”的策略,不是将AI作为附带功能或独立的聊天机器人运行,而是将AI整合到用户已在使用的应用中。为了实现该战略,苹果将把AI融入到最新版操作系统中,并将全新升级Siri。
值得关注的是,Siri在2011年推出时,被定义为“个人助理”,但这么多年来,它的角色颇为尴尬,能用的功能有限。直到现在接入GPT-4o,或许才真正开启“Siri的时代”。
苹果介绍,当全部更新都落实后,Siri在获得用户允许后,可以访问苹果设备上的一切,并能跨App来工作。比如,一个会议改到了傍晚,你想知道开完会还能不能赶上女儿的演出。你问Siri,它就会处理相关数据,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从办公室到演出地点的车况,来给出建议。
在腾讯研究院针对“Apple Intelligence”组织的一场讨论中,硅谷AI应用创业者陈然认为,Siri的这次升级,让更多用户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智能助手。“串联了很多应用,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就像魔术一样。”不过,这些功能将在今年秋天上线,一些更复杂的功能可能要到2025年才会亮相。
继苹果之后,在6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期间,华为也宣布了“鸿蒙原生智能(Harmony Intelligence)”。同时,华为小艺也迎来重大升级,不再是AI语音助手,而是系统级智能体,背后加持了盘古大模型5.0。
在展台上,人们已经可以直接体验小艺智能体。比如你告诉小艺,对比下两个手机产品。几秒钟内,它输出两部手机的介绍,列出表格对比各项参数,甚至可以通过对话,调出商城服务,直接完成购买,形成一个闭环。在没有智能体之前,我们需要搜索很多内容,自己在脑中形成对比图。
在这个过程中,小艺智能体理解用户的意图,能规划多步骤的任务,并跨多个应用来执行。
一些业内人士总结了传统智能手机和AI时代下手机的不同,虽然当下AI手机还处于极早期阶段:
首先,自然交互来临了。交互变成了对话、图片、视频等自然的方式,无论是苹果Siri、华为小艺、OPPO小布、vivo的Jovi,还是小米小爱,作为智能体或个人助理,未来,它们能听会看,能深刻理解人们的意图。
其次,智能体将帮助用户去做App之间的复杂交互。“传统智能手机模式下,App通过智能手机平台,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支付的大多数费用和流量,则归App应用,手机只能获取一些App应用预装和使用分发费。”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告诉数智前线,“AI时代下,由智能手机(智能体)直接服务最终用户,App为智能手机提供服务,手机的重要性增加,用户的流量直接流向手机。”
再次,App将解构成颗粒度更小的服务。“应用展现出原子化的趋势。”FutureLabs未来实验室首席专家胡延平说。一位华为工程师告诉数智前线,App开发商已开始进行微服务化改造。这些原子化的服务,在用户的需求场景下,将通过智能体编排组合,走向智能耦合。“我们可能都不再叫应用开发者了。”前微博创始团队Brilliant Phoenix合伙人Indigo说,应用开发商转变为“服务提供商”,为这些智能体开发服务接口。
在这样的变化下,手机智能体或个人助理,成为一个新的生态入口。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或许许多应用逐步接入Siri、小艺等智能体,去抢这个接口,也会依赖于这些智能体的路由和分发。
“你可以理解手机智能体是一类特殊的App,它是系统级App,它与第三方App底下都是手机系统。“一位研发工程师说,”第三方App把服务给到系统,手机智能体去系统里拿。手机中可能不再需要下载App。
“实现AI手机的过程,是一个去App应用的过程,未来可能手机里完全不需要任何App应用。”IDC郭天翔说。
这种趋势已经发生。在华为HDC大会期间,大批App企业前往手机原生智能展区。大家交流的核心是“怎么能让系统或小艺,更多地调到我们?”
02
各类App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智能体的出现,令手机App的流量分配出现了新动向。“在这方面,我们做过一些调研。”一位手机研发工程师告诉数智前线。
他们看到,头部内容类App“不用焦虑”。如抖音、微博、小红书,在智能体上去浏览内容,不如直接打开App,因为里面的内容更密集,浏览便捷,效果也更好。
一些大的工具类App将会受到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像充话费等功能,如果手机智能体能提供更快捷的服务,用户就会减少使用相关App。“所以,这类App开发商要寻求转变。比如,把自己拆解为原子化服务,相当于一个个很轻的小程序,方便系统调用。”
另一方面,这些工具类App中埋藏很深的功能,像中长尾小程序,大部分用户并不知道。接入智能体后,相当于给这些小程序一些更浅的入口,获得更多的分发和流量。
对于大量中尾部App,本身流量不大,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它有很好用的功能,比如一些修图软件,虽然比较小众,但有特色,当它向系统开放了服务能力后,系统会根据用户意图,匹配出来进行调用。“这类开发商在很积极地拥抱智能体。”另一种中长尾应用,则没有太大特色,将被淘汰。
针对这样的调查,App开发商有着不同的反馈。某头部App资深开发者告诉数智前线,手机智能体这个入口,并不具备决定性。他以支付和导航为例,“做支付的很多,为什么就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两家最强?它可能还是用户体验,而且市场这么多年形成的用户习惯是最难改变的;再如导航,市场上基本是百度和高德,智能体改变市场格局,短期内还不太现实”。
另一位资深人士观察到,大量App企业在智能体上正采取多种策略。一些自身有能力的App,自己已接入各种大模型,做智能体,如飞书在去年推出飞书智能伙伴。另一种App,自己做智能体的同时,也与手机智能体合作,比如支付宝。而哪种服务用户更愿意使用,还有待观察。但对于大多数中小App,自身能力有限,愿意借助手机智能体能力,实现自身转型,不至于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完全失去使用场景。
西窗烛公司创始人瞿章才告诉数智前线,西窗烛本身是古诗词App,未来西窗烛App自身,可能会接入大模型,去做智能体场景。“比如把所有文学作者都变成智能体,用户可以直接与杜甫对话,也可以与李白作诗。”他们也计划接入华为小艺智能体,以及字节豆包等的智能体生态。前者针对华为鸿蒙系统,后者则期望用于安卓手机生态。
瞿章才认为手机智能体并不会替代App。“具体的功能,还是要跳到第三方App来实现,智能体只是让触达变得更便捷了。”毕竟各类App背后有大量的数据和场景,智能体不可能完全覆盖。
目前,一些App采取先发战略。比如同程旅行、小红书等第一批接入小艺智能体,开发了原子化服务。在用户出行场景下,华为手机的小艺智能体会调用同程旅行实现订票服务,调用小红书的景点推荐。小红书还开发了一些新的用户交互形式,比如用户浏览时,可以在旁边帮用户生成一段类似的文字,或对一段文字进行翻译。
03
新的关系
手机智能体和App之间,还有一个有趣和关键的问题,这就是数据。这也是传统智能手机与App企业之间不太涉及的问题。
“苹果拥有强大的用户数据,如屏幕、日历、邮件、照片等,这对做机器学习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硅谷AI应用创业者陈然说,“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这些应用必须要访问到这些敏感信息。我关注的是,苹果如何在其隐私框架下,控制和提供这些敏感信息。”
除了手机向生态如何开放一些数据外,App公司似乎也要在隐私框架下,将一些数据提供给手机,才能让智能体更好地来调用。
当下,手机智能体调用谁,或不调用谁,可能基于几种因素。“可以是结合用户的行为数据。”一位手机智能体工程师说,比如用户到了某个商圈,他习惯使用美团,手机智能体就会调用美团来提供美食推荐服务。当然,智能体也会有商业合作。“类似于现在一些应用底部推荐的支付工具,总有第一名、第二名和折叠的部分。”一位App开发者说。
如果取决于用户行为或习惯,可能会更人性化一点。这里的用户行为数据,可能是智能体从系统获取的,也可能是第三方App共享的。
一位手机智能体工程师给数智前线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同样有两个音乐播放软件,一个用户很多,但它接入手机智能体后,并没有很好地把用户的行为数据告诉系统;另一个用户没有前者多,但将用户行为数据开放的更多。“从系统的角度,前者不够智能,后者推荐出来的概率可能更大。”
“这只是一个很理想状态。”另一位手机产品经理告诉数智前线,很多App不可能把数据给手机企业。比如电商应用,最核心的数据是用户画像,但这些数据一方面涉及用户隐私,另一方面这是电商企业的商业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它肯定不能给我们”。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手机系统——其实手机作为一个平台,有一些全面、基础的用户画像,可以提供给智能体进行调用。”上述人士说。
“从生态的角度来看,手机在功能机的时候,硬件和系统软件是绑定的,系统软件里包含了所有的关键功能,但很有限,就是通话、短信。到智能机的时候,最大的两个标志,一个是交互变成了触控式的、更自由的模式;一个就是APP产生了。”OPPO AI中心产品总监张峻在年初一场关于AI手机的讨论中说,“到了AI手机,它具有基于用户需求和个性化特点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意味着它跟用户的交互模式会发生深层次的变化,有可能是觉得你需要什么,我主动放在你面前,由你去决策。”
张峻认为,在这样的交互体验模式下,背后的服务生态一定会发生变化。这一系列服务,必须要原生化,它还是由第三方提供,但内嵌在手机系统背后,系统可以把它调出来。同时,它可能会打破一些服务烟囱,在同一个用户场景下,贯穿了不同服务。张峻称,OPPO也已经开始做一些探索了,但这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胡延平认为,在下一阶段,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强大的头部效应,可能导致一部分App从入口获取大量的流量和用户,而其他可能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可能还会与用户数据隐私保护,以及一些与竞争有关的问题相交汇。
为此,手机企业可能需要考虑如何形成新的生态秩序,形成新的与开发者和应用之间的关系,而这个过程可能比超级入口来得更慢。
编|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