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指导意见》强调,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两大发展目标,一是到2020年,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强调,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提出两大发展目标,一是到2020年,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
二是到2022年,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现深度融合,在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资源和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初步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普及,关于规范在线教育发展的政策也相继出台,今年7月15日,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六部门曾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入,校外培训从线下向线上迅速发展,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服务。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培训平台存在低俗有害信息及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游戏等内容;有的培训内容以应试为导向,超标超前,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科类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基本教育教学能力;有的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用户消费风险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外线上培训质量、增加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范。
意见明确,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建立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学监管、培训有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
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则无疑为在线教育的发展带来多项政策利好。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在线教育机构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指导意见》提出,要扩大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供给。
一是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在线教育机构,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在线教育机构充分挖掘新兴教育需求,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
二是推动学校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共享力度,加快线上线下教育融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
三是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建设一批高质量在线课程,培育优质在线教育资源。
四是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密切合作,推进在线教育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五是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结合社会需要和办学特色,加强相关专业建设和在线教育人才培养力度,积蓄发展动力。
此外,《指导意见》强调,要构建扶持在线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是完善在线教育准入制度,建立规范化准入体系。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建设教育专网,到2022年实现所有学校接入快速稳定的互联网。
三是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指导各地完善政府购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制度。
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在线教育特点的金融产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支持在线教育发展。
五是完善在线教育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AI教育将更加普及
具体来看,《指导意见》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在线教育机构深度合作,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手段,充分挖掘新兴教育需求,大力发展智能化、交互式在线教育模式,增强在线教育体验感。
对于有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积累的互联网公司无疑是重大利好。AI教育、教育信息化赛道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个性化、智能化教育将更加普及。
此外,《指导意见》特别指出,针对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研发课程包、课件包和资源包,建设一批通识课程、五分钟课程、全媒体数字教材课程、“三农”特色课程等专项共建共享课程,提高教育供给精准度。
在学校方面,支持学校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在线课程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并且明确提出,高校应保证纳入高等学历教育的在线课程质量不低于本校原有的面授课程。
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优化结构,统筹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到2022年,培训10000名中小学校长、20000名中小学教师、3000名职业院校校长、6000名职业院校教师,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覆盖全体师生。
(此文收录经过哈希力量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