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大一的课程难度可能比很多理工科院系要难,我们的同学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其实这是我们在课程设计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周志华解释,之所以如此强调学生的数学基础,在课程表中安排较多的数学课,是希望同学们延续“高三的劲头”......】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周志华,成为了扬子晚报“面对面”栏目开设以来的首位回访对象。和三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相比,如今的周志华,头衔里多了一个“院长”的称谓,感觉一下子忙碌了许多:给人工智能学院的本科生开课,还亲自带着学生们去实践基地参观。偶尔遇到学生怨念,人工智能为啥要学得这么辛苦,周志华淡淡一笑:“人工智能学习啊,如果觉得不辛苦就不对了!”
01
“一些复杂的东西,学生怎么折腾都弄不懂,但你三言两语就将学生讲懂了,这种成就感比钱更重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扬子晚报》曾在2017年3月13日B1/B2版刊登过对周志华的面对面访谈
“钱很重要,但人不能光为了钱,解决了起码的生计之后,更重要的是发挥自己的能力。”三年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周志华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职业选择。现如今,周志华必须发挥他更多的能力。2018年,南京大学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并在周志华主导下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80名大一新生走入了南京大学的校园,成为了南大第一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学生。周志华不仅担任人工智能学院的院长,还亲自为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导引》和《机器学习导论》两门课程。一进大学就能听到人工智能“大满贯Fellow”的课,这在很多学生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
“大一刚来那会儿,看到课表上周志华老师的名字,我们就已经惊讶过了。”饶睿策是南大人工智能学院2018级学生,他表示,根本没想过周老师会给本科生上课。“当初报考人工智能学院,一方面想着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行业,另一方面也有一点点的偶像崇拜,心里总想着,我会不会见到周志华老师呢?”
周志华的每一节课,饶睿策都至少提前十五分钟进教室占座,“晚到的情况基本不存在,要是真的迟了,小心没座位!”没座位的原因,是因为周志华的课实在是太受欢迎了。不仅南大校内其他学院的学生会来慕名旁听,甚至还有外地的学生“打飞的”来蹭课。刚刚过去的一学期,周志华给人工智能学院大二和计算机系大三同学讲授《机器学习导论》这门课程,“选修的同学加起来大约两百人左右,但周老师的授课群里有300人!”饶睿策和记者做起了数学计算,“还有100多人都是从哪儿来的,我是真不知道……”
“我在第一节课时就会跟学生们说,我从来不点名,大家也来去自由。听到一半觉得不想听了,随时可以走。饿了你就去食堂,睡觉也可以,不打呼噜就行。”周志华对于学生们的要求是保持课堂安静。但真正听课时,完全没人舍得睡觉或者溜号。“周老师上课时会举一些比较新颖的例子,大家听得很过瘾。”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们表示,周志华醍醐灌顶的讲授,很容易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刚入校那会儿,我认为人工智能就是‘做东西’,有点像工程师。但两年的学习让我明白,我们要学的是人工智能背后的东西,需要知道的是‘怎么做’。”
南大人工智能学院与旷视、科沃斯、京东、地平线、华为等企业联手成立了实训基地,最近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干脆将南京基地设在了南京大学里。对学生实训,周志华亲自设计流程和内容:“安排低年级学生去实训基地不仅是让他们看人工智能技术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技术背后是由许多基础知识在支撑,从而使他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能更有兴趣”。
02
周志华有着极为严格的时间管理习惯,长期保持着高度自律的状态。“如果不规划好时间安排,事情永远做不完。”
作为人工智能大佬,周志华自带“流量体质”。他曾作为“江苏好大学”顶尖学科直播课堂的首讲嘉宾重磅开讲。超高的学术人气让一小时不到的直播创下了全新的纪录:扬子晚报一直播平台同时段流量排名全国第17名,多平台直播全媒体传播总量超过400万。周志华高兴地将扬子晚报一直播平台的观看人次截图发在了自己的新浪微博上,笑言“几多人说做主播有前途”。
参与这场直播并积极互动的不仅有高中生,对周志华保持密切关注的人工智能企业研发人员、高校教师,甚至是中文系教授都全程观看了直播。直播结束后,朋友圈还掀起了撰写“观后感”的小热潮。一位来自浙江的中学老师在直播结束后,发表了长长的朋友圈“小作文”:“周教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人工智能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和整体框架、逻辑结构。在逻辑合理与有效汲取后,要‘谨慎与果断’地前进。这个科学专业的方法论同样可应用于生活、工作与学习。高考也是这样。”
直播课的预定时长是一个小时,虽然导播给周志华做好了拖堂的预案,但周志华却不慌不忙,以一种气定神闲的状态,在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授课计划。真不愧是研究计算机的老师,做事精确得像台电脑!
在周志华眼中,生活也是一种代码。无论是上课的时间控制还是每天各种事务的时间安排,他都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计划。然而,成为了计算机、人工智能学院“两院”院长以后,院长的责任却让他必须拨出时间来参加各种会议,还有学院大小事务的管理。舍不得时间,但周志华却说,这是必要的牺牲,“这是必须的,是对学科、对单位尽责任。”
2020高招开始,周志华欣然为学院的招生宣传片“爱上南大·十分专业”出镜站台。学生主持人拿着自己密密麻麻的课程表,在线展示学院的课程到底有多么“硬核”:“不仅数学课‘含量’特别高,而且课排得也很满。最满的第一天,我要从早晨第一课上到晚上第十课!”周志华则现场回应,“辛苦”是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受教育这件事是一个人被改造的过程,如果不苦或许说明你没学到东西。“
“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大一的课程难度可能比很多理工科院系要难,我们的同学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其实这是我们在课程设计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周志华解释,之所以如此强调学生的数学基础,在课程表中安排较多的数学课,是希望同学们延续“高三的劲头”,“ 一旦松懈下来,后面再要去学一些压力很大的课程就很难了。我们就希望同学们的这股‘气’还能再延续一段时间,这样把一些很难的、比较枯燥的课程内容学习了。然后等他开始放松的时候,恰好课程的体量开始变轻,这时候就能和他的学习节奏吻合上去。”
03
许多人眼里的“人工智能教授”,多半是被高科技包围的状态。但周志华真实的状态却是“返璞归真”,他甚至还在办公室慢悠悠泡起了茶。
学院宣传片的录制挺顺利,但幕间的花絮却让记者忍俊不禁。学生主持人的打扮特别符合计算机专业的“程序员属性”:白色圆领短袖,齐膝的大裤腿短裤。周志华却一丝不苟,衬衫西裤,甚至还带了一身西装作为拍摄备选。
“当了院长,肯定要正式一点。”周志华并不否认自己对于着装的在意。但西装略显宽大的肩宽,还是“暴露”了衣品的提升空间。“这身西装是我太太买的,买的时候我都没试过。”
忙到连试西装的时间都没有,生活的节奏该有多么紧绷啊!周志华很会自我调节。他在办公室里放了一整套茶具,累了想喝水的时候就给自己慢悠悠地泡茶。置茶、温杯烫盏……一招一式专业极了。“我没有专门学泡茶的手艺,喝得多了就了解了一些。”周志华拿起两个透明的茶杯,给记者和摄像各倒了一杯茶。“中国的茶主要是‘白绿青黄红黑’,今天我们喝的是白茶。”很显然,周志华装了一肚子的《茶经》,“福鼎白茶里,最好的是银针,还有牡丹和寿眉。银针是茶叶的尖,牡丹是中间,寿眉是梗。这个天湿度很大,喝一点白茶是祛湿的。”
茶到底应该怎么喝?记者跟着周志华学到了新的一课。“喝茶的方法是,让舌头的两边浸在茶里,茶水进入舌头下面,然后再从咽喉送上去。”周志华正色道,“这是有科学道理的,人的味蕾在舌头两侧和舌头下面是最敏感的 。”
大教授连喝茶都讲究科学道理,学者本性暴露无遗了。周志华表示,喝茶的过程,和学习其实有些类似。“可能学生们会觉得,专业的学习很辛苦。但一开始必须有这个‘苦’的过程,才能够继续享受愉快。就像喝茶一样。一开始喝的时候蛮苦的,但喝完之后会有回甘,整个过程不是很有意思吗?”
例子举完,周志华觉得自己说得挺好,忽然有点小得意,“这还是我第一次这样打比方,挺生动的,你说是吧?”
快问快答
Y=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Z=周志华
Y:买个西装都没时间去试,家人会抱怨吗?
Z:家人习惯了。
Y:在学校带这么多学生,回家后会像教学生一样教自己的儿子么?
Z:会准备一些书给孩子看。历史书、地理书、文学书……
Y:会给孩子看计算机书吗?
Z:目前还真没有。
Y:现阶段您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Z:能不能做一个真正有探索性的,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在未来有重要影响,甚至有可能进入教科书。
Y:能够进入教科书,这很有野心了!
Z:如果野心的定义是进入教科书,那可以认为这个是野心。
Y:您概念里的好老师该如何定义?
Z:做教师的价值体现,不在于最后培养出高分学生,而是在于你给学生增值了多少。招到一个80分的学生,把他培养成90分,老师的价值就在这增值的10分。如果是98分的学生把他培养成95分,看起来好像比90分高,但其实是给学生减分了。
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戎毅晔
(文章部分插图在不影响内容整体和作者观点的前提下,哈希力量节选收录。原文标题:《面对面 | 周志华:高科技的另一面是“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