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力量归集文库路径访问: 首页 > 硬科技 > 5G6G与下一代通信技术

区块链加速经济协作中知识和资本分离

沛文沛语 ☉ 文 来源:沛文沛语 2018-04-24 @ 哈希力量

【小哈划重点:先给我的观点:区块链加速实体经济的知识(软件)和资本(硬件)分离。比特币开启了区块链时代,更多有识之士发现比特币的系统设计其实...】

先给我的观点:区块链加速实体经济的知识(软件)和资本(硬件)分离。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比特币开启了区块链时代,更多有识之士发现比特币的系统设计其实是比比特币本身作为一个支付系统更有价值的。在2015年之前用大写的BITCOIN来代表这套系统,用小写的bitcoin来代表比特币,之后才有了专有名词Blockchain,中文翻译为区块链,这个翻译也非常漂亮。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除了10后,因为大部分人经历过互联网的浪潮,所以在很多公开表述中,经常听到把区块链类比为互联网的升级,在TCP/IP的基础上加上价值层的协议。这种说法没有错,也很形象,但有一定的局限性。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从人生阅历上来讲,我们没有经历过半导体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变迁也没有经历过。我2000年上电脑课的时候,学校还是像宝贝一样对待,带着脚套,在专用的机房里。那时候Windows的系统已经迭代到win2000。对于很多人使用电脑其实是从XP开始的。我们的起点是站在很多前辈的积累之上的。我们之后所感受到的就是电脑的屏幕从电子显像管到液晶,内存越来越大,硬盘越来越大,整体性能越来越好。软件越来越丰富,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一切被链接,更多生活在虚拟世界。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但这不是历史的全部,计算机从无到有,从1到N的历史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最早的计算机是中国的算盘,到后来的ENIC,几十吨,几间房子那么大。冯诺依曼完成了计算机从专用化到通用化的设计。从此,计算机届软件和硬件开始分离。中国人还习惯于盗版软件,愿意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付费,而目前全世界软件行业的规模是远高于硬件行业的。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苹果公司,通过他的手机等一系列电子产品,让我们感受到它创造的价值,这些硬件是基础,但这些硬件都不是苹果公司生产,而是富士康生产的。在整个手机产业链里面,苹果只把握住最核心的科技研发环节。在整个产业链里面获取了最多的利润。但是在很多其他产业里面,提供知识服务的,并没有这么大的话语权,并没有获得最多的价值分配,而是更多屈从于资本。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实体经济中,像苹果公司这样的软件和硬件分离,做的非常好的,已经是比较典范的区块链的到来加速更多的产业里面软件和硬件的分离。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我们今天使用的计算机,不管多先进,基本结构还是当年冯·诺依曼提出来的。关于“冯·诺依曼结构”,如果你去查资料,会看到一大堆技术名词。那简单理解,它的开创性到底在哪儿呢?
你看,一个电子产品,要想正常工作,无非就是输入信号或数据,然后是处理信号或数据。比如一部收音机,通过天线输入广播电台发出的电波信号,在收音机内部经过一番处理,变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播放出来。
你打开收音机一看,里面有各种电子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等,作用无非就是处理输入的信号。这些元器件组合在一起,成为电路;更多的复杂组合,就是集成电路,虽然复杂,但原理并无区别。
到此为止,我们说的都是计算机以前的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的特点,是用途单一。收音机是收音机,电视机是电视机,电话机是电话机,区别很大,不能混用。因为它们内部硬件不一样,处理信号的程序就不一样。
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同样是由大量元器件组成,并且靠元器件的组合来进行计算。所以,在进行不同的计算时,就要改变元器件的组合和布线方式,这当然很不方便。于是,就有人提出了新设想,他就是冯·诺依曼。
他提出来的“冯·诺依曼结构”,就是把一台计算机分成大概五个部分:
1.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
2.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3.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
4.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
5.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
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手机,也都是这五个部分组合出来的。
这样一来,就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在完成不同任务的时候,你不必再改动硬件,不用再制造不同的集成电路,只需要改变存储器里的软件就可以了,这就是所谓的通用计算机。一台通用计算设备,可以计算,可以处理文档,可以播放视频音频。
这是原来的电子设备不能想象的,这是一个重大革命。
它的结果是啥呢?是硬件和软件分家了。软件担负着把通用的硬件“个性化”,并因此提高附加值的任务,所以软件就作为一种单独的产业出现了。看上去这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变化,但实际上,这种变化深刻地改变了企业形态。
如果硬件和软件没有分家,一家电子产品企业就必须既干设计又干制造,也就是纵向一体化。生产收音机的企业,不但要自己设计收音机内部的电路,还要把它制造出来。
当硬件和软件分家以后,不但出现了微软这样的软件企业,制造业内部还出现了分化。比如,出现了苹果公司这样只设计不生产的企业,和鸿海公司这样只生产不设计的企业。这是两种不同的企业,他们之间会展开分工协作。
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
可能会有人说,这也是创新?一般人总是把创新理解为技术上的新发明、新突破。但按照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将原始的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这就是创新,并且可能是更重要的创新。
日本的电子工业,正是因为拒绝这种创新,而从遥遥领先转为一路落后。
日本人一向自豪于自己的“制造力”,认为制造优质产品是日本的特长。但在计算机时代来临以后,在软硬件分家的大背景下,日本企业却不愿意放弃原有的纵向一体化方式。
制造能力很强的日本企业,拒绝变为鸿海那样的代工企业。他们坚持原有的设计、制造一体的企业形态,想成为苹果 鸿海。但结果却是,既没有成为苹果,也没有成为鸿海。
日本电子产业的国内产值,在2000年达到最高峰,约为26万亿日元。到2013年,这个数字猛降到11万亿日元。曾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日本电子工业,已大面积衰退,很多企业陷入亏损。
日本人过去把电子产品卖到全世界,但现在,电子产品在日本已经是贸易逆差了。
电子制造业,不再是纵向一体化,就是一家企业从设计到生产什么都干。而是用横向的供应链来组织生产,在全球进行分工。这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日本人背离了这个趋势,就会落后呢?
你想,电子产业变化的速度特别快,一个产品设计出来,要不了一两年就该淘汰了。如果你把设计和生产制造,全部捏在自己手里。设计一变,产品一升级,就要调整生产线来配合,那创新的成本就太高了。甚至企业就会本能地想,只小打小闹地做点修补,不再考虑革命性的创新。当年的诺基亚,之所以死的那么惨烈,和这个因素是有关系的。
而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只需要考虑产品上的更新换代,制造问题交给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厂去解决,自己就可以轻装上阵去创新了。
理解了这一点,就又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制造那么强大了。中国制造,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只是因为人工便宜。现在中国人工并不便宜,就算是很便宜,也便宜不过印度和非洲。那中国制造的优势在哪里呢?
是效率和弹性。
中国的东南沿海聚集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形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供应链网络,单个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一个发包任务来了,中国的供应链网络可以迅速重组,把它完成。发包任务一变,你创新升级了,我的重组又立刻发生。这种兼具生产规模、效率和弹性的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没有的,这是中国制造的真正力量所在。这个问题,有机会我们再展开来聊。
再总结一下今天说的,随着软件和硬件分开,电子产业出现了一种重要的变局。从原来的一家企业垂直整合整个产业链,就是“纵向一体化”,变成了“水平一体化”——也就是每家企业都加入全球供应链,从中找到自己的分工和位置。
而日本电子企业,过于痴迷于自己原来擅长的东西,过于强调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错过了这一波创新的浪潮。《液晶演义之四》罗辑思维第292期

回到开头的结论,我们选择一个场景,我比较关注的农业。荷兰是个自然资源禀赋很差的国家,三分之二的国土海拔位于海平面以下。但它的农业出口总额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国内很多考察团去学习,回来感叹荷兰的农业真先进,中国的真落后,差距真大,我等要奋起而努力。一开始我也这么想,但后来看到更多的行业,中国逐渐都追赶上来,甚至走到世界前面,反而是农业一直差距还挺大。问题到底是什么?也许不是我看到的科技差距大吧?我们所需要的农业技术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取,但是这种交易好像并不活跃。问题是什么呢?农民买化肥是通过乡镇上的熟人赊账,等到庄稼收割后卖掉再还钱。在播种之前投入技术购买费用,这种风险比较高,而且缺少规模化来覆盖掉技术交易的成本。对于农业技术服务商来说,我投入进去了,我怎么确保农民在增产后会按照约定分给我一部分呢?双方陷入囚徒博弈的困局。为什么在镇上赊账购买化肥种子可以,而向农业高科技公司购买技术这种交易就进行不下去了呢?因为不信任。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如果出现恶意违约,违约人的信用将会在熟人圈子里被广播,再和其他人进行交易的时候,就会收到影响,生意和社会活动的成本都会增加。但是在陌生人之间,违约之后不太可能进行这种信用广播处罚。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区块链的解决构想

农民老王大叔有100亩地,现在亩产700斤小麦。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农技中心技术员小张,掌握亩产1200斤的农业技术,从选种到田间管理,技术成熟。需要注入到生产中获取价值。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小张和老王大叔商量,如果我帮你用新技术把亩产提高到1200斤,也就是每亩增加500斤,每亩1000斤的收入归你,剩余的200斤归我。老王大叔同意了,这样每亩自己可以增收300斤。100亩就是三万斤,差不多增收3万块。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过去这种情况下,王大叔得了好处,自己偷偷塞腰包,里面并没有分给小张,小张也只能自认倒霉。我们对交易的方式流程稍作一下改变,王大叔在向粮食收购商进行销售的时候,拿到的并不是现金,而是小麦通证,这个小麦通证需要和小张一起共同签名到农业银行来换成现金。这样双方的共同利益都能得到保障。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也可以再进一步,王大叔拿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自己又有这么多土地,我可以提前向农业银行销售小麦通证,这就相当于王大叔卖的是小麦的期货,提前获取了相关的收入,锁定了收益,风险,至于从播种到收获销售中间产生的利差和价格波动,由市场来去消化掉。王大叔只用在小麦收获的时候,把这个通知进行期现交割就可以了。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降低技术的交易成本

不同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硬件部分大都是存量资源,而软件部分则伴随科技进步,不停发展。对于现在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软件部分,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已经存在的技术,只是这部分科研成果流动性非常差。并没有充分的注入到生产经济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为软性的科研成果,在面向实体经济进行交易的过程中,流程比较长,权益的分配难以得到保障。通过区块链的方式设计的通政经系来确保科研成果,面向实体经济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交易成本有数量级的降低。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资源的归资源,技术的归技术

资源在区块链行业里面没有决定性,所以当我面对很多企业的时候,大家一上来就习惯的在自己的心里舒适区域去讲,我有什么什么资源,我有什么什么样的关系人脉,但就是不讲自己对于区块链的理解,对于新科技的认知到底有什么欠缺。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知识分子挺起腰杆

之前的情况是,这一帮知识分子求着资本家,以后会是资本家求着知识分子。《井底望天财经周报》

在这种保证下,也就是资源的收益归资源本身,技术的收益归技术。并不是像现在一些创业项目所能看得到的,用区块链应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交易。这只是应用场景,由此而带来的整体的社会意义会更加的深刻丰富。让科研者,脑力工作者并不只是精神上的富足,也可以通过智力的创造来获取物质上的丰富。这个过程其实非常像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有了通用计算机,软件行业和硬件行业开始分离发展。到今天,软件行业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是远远大于硬件行业的。同样在区块链,通证经济制度,坚持到实体经济之上的时候,在现有的资源禀赋下,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释放出更多的经济活力。3tc哈希力量 | 消除一切智能鸿沟



收录源追溯链接或暂略


本文收录后固定可引用URL链接
    http://www.haxililiang.com/yingyong/jinrong/18520.html


☉ 文库同一主题内容智能推荐 ☉
哈希力量 ☉ 人机智能科普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