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这篇,终于可以和别人聊量子计算机了!
    看完这篇,终于可以和别人聊量子计算机了! Owl 小圆 ☉ 文       2020-12-05

    超级计算机也以处理速度快而著称,但它与量子计算机不一样。超级计算机本质上还是以传统计算机二进制(0与1)为基础的,运算速度依然受限于电路的性能,而量子计算机完全属于另一个体系。

  • 10项有望改变世界的技术——虚拟病人加速医学研发
    10项有望改变世界的技术——虚拟病人加速医学研发 环球科学 ☉ 文       2020-11-30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量子传感器,用自由落体的过冷原子来检测局部重力的微小变化。这种量子重力计能够用于检测埋入地下的管道、电缆和其他物体,使我们不必挖开地面就能进行测量。航海的船只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技术来探测水下物体。

  • 靠意念行走:“脑机接口”技术未来潜能无限
    靠意念行走:“脑机接口”技术未来潜能无限 米格尔·尼科莱利斯 ☉ 文       2020-11-28

    1998年,我和John Chapin开始着手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我们将其称为“脑机接口”。——美国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神经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教授,脑机接口权威专家,神经科学家。

  • 中科院院士杨雄里:脑机接口大胆创新,但还有问题要解决
    中科院院士杨雄里:脑机接口大胆创新,但还有问题要解决 王心馨 ☉ 文       2020-10-29

    在杨雄里看来,无创伤脑成像技术是解决目前大脑研究的手段之一。目前,已经有科学家通过正电子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脑磁场技术等来研究大脑。在对动物的试验中,科学家已经可以在大脑一个小区域放置上千个电极,来进行研究。

  • 线上教育尝鲜脑机接口,Google联合BrainCo、Somos推出全新产品
    线上教育尝鲜脑机接口,Google联合BrainCo、Somos推出全新产品 佚名 ☉ 文       2020-09-20

    Somos本次发布的产品是由BrainCo提供的Focus专注力训练装置。该装置由来自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历时5年精心打造,是一款便携式高精度脑电信号检测仪器,可以取代传统笨重的脑电检测装置,省去到专业机构涂抹导电膏等一系列流程,其脑电信号检测准确率达到专业医疗装置的95%以上。

  • 开头颅插芯片? 让马斯克疯狂的脑机接口究竟是什么?
    开头颅插芯片? 让马斯克疯狂的脑机接口究竟是什么? 赵宇 吕玥 ☉ 文       2020-08-30

    脑科学也被叫做认知科学,它是一种探索大脑是如何工作的科学——如何思考、如何记忆、如何学习等。脑科学并不仅仅指的是Elon Musk所醉心的“脑后插管”,现今的脑科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领域:脑疾病防治研究、脑机接口研究和类脑智能研究。

  • 卫星互联网,把“基站”搬到太空
    卫星互联网,把“基站”搬到太空 余建斌 ☉ 文       2020-08-10

    人们把目光投向了500—2000公里范围内的近地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地面和卫星之间的通信传输时延达毫秒,足够满足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需求,接收终端可做成手持的,智能手机都能接入。卫星互联网能干什么?无论身处沙漠还是海上、飞机上,都能享受到像家里一样的上网体验。

  • 欧阳自远:目前要把火星改造为人类适宜需要100年到200年
    欧阳自远:目前要把火星改造为人类适宜需要100年到200年 彭丽慧 ☉ 文       2020-07-23

    首先要提高火星的表面温度,让冰盖融化,在火星表面保持液态水,并制造出温室效应。然后在上面种一些低等植物,慢慢改变大气,提高温度,让火星温度接近地球。按照现在的科学认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三百年时间,改造之后人类就可以不穿宇航服在火星上生活了。

  • 上天入地,马斯克和贝佐斯,拼了
    上天入地,马斯克和贝佐斯,拼了 马冬 ☉ 文       2020-07-12

    尽管两人分属不同的世界,都向往着天上的生活,但贝佐斯的目标是月球,而马斯克的目的地是火星。火星与月球之间的碰撞,结果可想而知。

  • Starlink送“数据中心”上天:九次共发射36000台Linux计算机
    Starlink送“数据中心”上天:九次共发射36000台Linux计算机 Tina ☉ 文       2020-06-15

    根据预期,当卫星总量达到800颗时,即可在全美实现基本网络覆盖。最终,成千上万的Starlink卫星可以为全世界数十亿人提供始终在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 除了载人航天,创业公司在经济低潮期还有很多深科技机会
    除了载人航天,创业公司在经济低潮期还有很多深科技机会 张璐 ☉ 文       2020-06-09

    如果柔性电路、人工皮肤大规模推开应用,我们的身体上各个地方都可以变成和世界交互的界面,同时还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延伸,更进一步的就是人体外骨骼的一个形态的改变,从硬体变成贴合身体的材料。未来可能会有的应用是软体机器人,去完成心脏手术,或者替代人手去采摘草莓、蓝莓等易碎的瓜果蔬菜,这些都是人工皮肤软

  • SpaceX投资人之一张璐:马斯克SpaceX团队和董事会做的都很好
    SpaceX投资人之一张璐:马斯克SpaceX团队和董事会做的都很好 林志佳 ☉ 文       2020-06-04

    十几年前SpaceX开始准备做火箭的时候,当时在材料的选择层面,就有非常先进的想法(龙飞船采用最高级的碳纤维材质和阿尔坎塔拉面料),他说这个材料在火星的大气层会比较稳定,当时就非常打动我。

哈希力量 ☉ 人机智能科普文库